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对番茄褐斑病菌产毒条件和毒素对不同番茄品种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pH值、温度、光照、培养时间等条件下所制备的毒素其毒力差异显著,病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室温25℃、光照12 h、pH值6、振荡培养15 d;病菌毒素对不同番茄品种的毒性不同,对皖红2号的毒性最强,对美国大红TF419的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32.
哈茨木霉对小麦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应用哈茨木霉制剂后,小麦、玉米幼苗某些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哈茨木霉后小麦、玉米幼苗的株高、根系长度及鲜重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不变,叶绿素含量增加;小麦、玉米幼苗的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幼苗的抗病性增强。  相似文献   
33.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哈茨木霉对黄瓜褐斑病菌--多主棒孢霉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105~108个·mL-1时,对多主棒孢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8.2%.通过哈茨木霉菌液与4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霉菌抑制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对多主棒孢霉菌的抑制作用较50%多菌灵和50%扑海因相对较差,但哈茨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106个·mL-1的抑菌效果与75%百菌清相当,含孢量为108个·mL-1的抑菌效果与70%甲基托布津相当.  相似文献   
34.
蒜黄色泽艳丽,香味浓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冬季利用暖窖种植蒜黄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冬季土暖窖蒜黄生产技术要点: 1.选择优种 选择苍山白皮大蒜、永年白皮大蒜,这些品种蒜头肥大,外皮白色,一般每头7~10瓣,单头重45克左右,发芽快,叶尖金黄色,品质好,产量高,是栽植蒜黄比较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35.
非寄主蔬菜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了番茄、茴香、荆芥、莴苣、香菜和丝瓜6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驱避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甘蓝后,菜粉蝶成虫对甘蓝的选择反应率降低,尤其是交配雌蝶对荆芥、茴香、番茄和莴苣提取物处理的甘蓝的选择反应率最低,分别仅为3.67%、4.30%、5.27%和8.26%。在非寄主蔬菜粗提物处理过的甘蓝苗上,成虫的产卵量明显减少,其中以番茄、茴香和荆芥粗提物的驱避活性最强,处理后1d的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1.04%、75.54%和71.67%,选择性产卵驱避率分别为94.64%、79.66%和78.9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蓝田套种番茄、茴香和荆芥后,可使田间落卵量分别减少68.80%、62.62%和55.09%,这3种非寄主蔬菜对菜粉蝶的有效驱避距离分别为4m、2m和2m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在甘蓝田套种非寄主蔬菜或喷洒其粗提物驱避菜粉蝶,减少幼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3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茎叶中提取其挥发性次生物质,测定了香菜提取物在室内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香菜提取物对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拒食作用增加,药后72 h,香菜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拒食作用在稀释倍数为50、100、200、400倍时,拒食率均达到100.0%,稀释800倍时对菜青虫拒食作用相对较弱,拒食率为66.7%。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选用优势不同的3个杂交组合,以授粉后2、6和12 d的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不同优势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之间发育前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所有三个时期正反杂交种子与亲本自交种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差异可归纳为特异  相似文献   
38.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哈茨木霉对番茄褐斑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105~108个/mL时,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率高达82.5%。比较测定了哈茨木霉菌液和4种药剂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效果。哈茨木霉对番茄褐斑病菌的抑制作用较50%速克灵WP和50%退菌特WP相对较差,哈茨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含孢量106个/mL的抑制效果与75%百菌清相近,含孢量108个/mL的抑制效果与70%甲基托布津相当。  相似文献   
39.
对番茄褐斑病菌产毒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方式、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培养天数所制备的毒素毒力差异达显著,但不同培养基所制备的毒素毒力差异不显著。病菌最佳产毒条件为室温25℃,连续振荡,光照12 h,pH值为6,振荡培养15 d。  相似文献   
40.
番茄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河南新乡市牧野菜区保护地发生的番茄褐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carposaprum),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pH值7~9,光照对该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产孢量在25℃,pH值7,查彼培养基上达到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9,相对湿度86%~100%,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