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用RT-PCR方法扩增了陕西省近期猪瘟流行野毒株E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经转化、筛选、鉴定后,测定了核苷酸序列,根据C株、Brescia株和Alfort株确定起始氨基酸三联体的正确位置后进行gp55氨基酸序列推导,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猪瘟流行毒株的E2核苷酸序列与C株、Brescia株和Alfort株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1.9%、83.4%和83.5%;相应地,gp5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8%、95.6%和95.3%。将此E2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后获得了重组质粒pFBHT-E2,进而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发生转座作用;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了含E2基因的重组DNA,将其命名为rBacmid-E2。此研究为进一步在昆虫细胞中表达E2基因、开发研制猪瘟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快速灵敏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方法 ]根据PRV g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RV纳米PCR检测方法。[结果 ]PRV纳米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μL,其敏感性比未添加纳米金的对照PCR提高100倍;建立的纳米PCR与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常见猪病毒性病原均无交叉反应。应用纳米PCR和PRV国家标准中的PCR方法,对2014—2016年期间采集自17个省市发病猪场的148份临床样品进行平行检测,PRV纳米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9.3%(73/148),PRV国标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3.6%(35/148),并且PRV纳米PCR检测为阳性,而PRV国标PCR方法检测为阴性的38份样品,测序结果均确认为PRV阳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纳米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93.
根据已发表的PRV-Rice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PRV-MinA株的DNA为模板,用PCR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PRV Min-A株的gE基因,并克隆到pUC19中,再与杆状病毒转座质粒pFastBacl连接得到pFastBac-gE,pFastBac-gE转化穿梭载体Bacmid,得到了重组rBacmid-gE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4.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1型、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通用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收录的64株1型、2型BVDV以及1株猪瘟病毒(CSFV)的全基因组序列,应用Primer 6.0软件设计针对5'-UTR区域的1型、2型BVDV特异性通用引物对,扩增目的片段,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利用该方法开展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约为302 bp;该方法的灵敏度为2.09×102 copies/μL,无非特异性扩增,且重复性良好。对采自山东省发病牛场的13份鼻腔棉拭子和9份牛血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8份鼻腔棉拭子和8份血清为BVDV阳性,随机抽取4份阳性样品送测序,发现3份样品毒株为1型BVDV,1份样品还需进一步鉴定。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可实现对1型、2型BVDV核酸的特异性检测,也可用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5.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研究海洋微生物溶菌酶S-12-86(MMLS)体外抑菌与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法(MBC)测定MMLS对部分模式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法(CPE),研究MMLS在猪肾细胞(PK-15)中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抑制作用。【结果】MMLS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作用的浓度范围在0.25~4.00 mg•ml-1之间,杀菌作用的浓度范围一般在0.25~8.00 mg•ml-1之间。在电镜下,可见MMLS能够使大部分白色念珠球菌的细胞壁出现严重变形,细胞质出现不均匀,细菌胞质中的空腔增多。MMLS的TC50为100.0 µg•ml-1,抑制伪狂犬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46 µg•ml-1,治疗指数(TI)为217;在病毒感染后的0、2、4、6和8 h添加MMLS,均有抑制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结论】MMLS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和抗伪狂犬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随着我国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IBR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近几年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笔者通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IBR的文献进行汇总,对当前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