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兜铃酸肾病(AAN)中标志性因子的表达变化。30只小鼠灌胃8 mg/(kg·d) 马兜铃酸Ⅰ(AAⅠ),于不同时间处死,用常规病理切片染色法观察肾脏不同时间段的病理变化程度,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查各组小鼠肾组织细胞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角蛋白18(CK-18)、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随着AAⅠ用药时间的延长,肾脏损伤逐渐加重,并证实AAⅠ可诱导小鼠肾脏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促进α-SMA、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抑制CK-18的表达,为AAN更深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建立有效的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小干扰RNA(siRNA)转染至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从而抑制其乙酰化组蛋白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的表达。使用阳离子脂质体法瞬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荧光标记siRNA(FAM-siRNA)筛选转染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确定最优条件并检测不同位点(374,525和822)HDAC1-siRNA的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HDAC1-siRNA对RTECs增殖的影响,并设立曲古霉素处置组作为试验对照。荧光表达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30 pmol siRNA∶1.5 μL LipofectamineTM 2000为最佳转染条件,HDAC1-374的干扰效果最明显。MTT检测结果显示,HDAC1-374与TSA一致,证实HDAC1-siRNA能有效抑制RTECs的增殖。本试验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siRNA法成功抑制了RTECs中HDAC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3.
连翘酯苷对IFN-α和Mx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连翘酯苷作用于感染PCV2的小鼠模型后,对IFN-α和Mx1表达的影响,以评价连翘酯苷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复制PCV2感染小鼠模型。以(2、4、10 mg?mL-1)连翘酯苷分为高、中、低 3个剂量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给药12、24、36 h后,分别提取小鼠肺组织总RNA和总蛋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α、Mx1 mRN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x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Mx1和IFN-α无表达,病毒对照组少量表达。随着连翘酯苷浓度的升高,IFN-α和Mx1 mRNA水平逐步升高,两者的表达量呈现平行相关;高剂量组中IFN-α和Mx1表达量最高(P<0.001);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12 h时达到最高(P<0.001),其后逐渐下降。【结论】昆明小鼠适于PCV2感染模型的建立。中药连翘酯苷能显著上调IFN-α和Mx1的表达,并在给予高剂量药物后12 h发挥显著的抗病毒作用。Mx1蛋白与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可用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应用RT-PCR技术扩增鸡干扰素α受体Ⅱ胞外域(CHIFNAR2 EC)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转化J M109感受态。重组质粒与表达载体pGEX-6P-1经双酶切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CHIF-NAR2EC,转入BL21,提取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用IPTG诱导表达,对诱导条件进行初步优化,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切胶的方法进行纯化,获取具有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50 KD,采用抗GST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成功检测到特异性目的条带。  相似文献   
95.
45只6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次攻毒组(A组)、连续攻毒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5只。A组于试验1 d先后接种PRRSV和PCV-2,B组于1,3,5 d接种PRRSV和PCV-2,C组于1 d接种MEM细胞培养液,各组于试验后7,14,21,28,35 d随机选3只采血后处死,采用体质量测定、抗体ELISA、荧光定量PCR、肉眼和显微病理观察等4项检测指标进行模型鉴定。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小鼠体质量增率减慢;肺脏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坏死;脾脏淋巴细胞缺失,被膜散在出血;肝静脉淤血;抗体检测均呈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C组不存在病毒复制,A、B组小鼠被检组织均存在病毒复制,相对病毒含量在淋巴结中较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已成功建立PRRSV和PCV-2共感染昆明小鼠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96.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中的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突破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新的适应现代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磺胺甲噁唑抗原合成及其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重氮化法将磺胺甲噁唑(SMZ)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形成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紫外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偶联物,免疫抗原的偶联率为19∶1,改良辛酸-饱和硫酸铵纯化抗体,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5,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建立的SMZ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1ng/mL~10μg/mL之间,50%抑制率检测限为22.53ng/mL,抗体与磺胺甲噁唑交叉反应率为100%,与其他7种磺胺药交叉反应率很低。表明制备的磺胺甲噁唑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用于SMZ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8.
为提供兽医临床用药治疗白内障的理论依据,选取健康成年犬15只(30眼),随机分为模型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组、牛磺酸、EGCG联合牛磺酸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用fenton液造模。裂隙灯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并根据国际通用的晶状体混浊分类体系Ⅲ(LOCSⅢ)分类,当混浊达到II期时用药治疗。临床用药40d后,取出晶状体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晶状体上皮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测定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中Bax/Bcl-2的比值和Caspase-3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证明联合用药可以通过上调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
犬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犬的视力。有研究表明氧化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目前对其疾病模型与发病机理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建立犬老年性白内障动物模型,为其后续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选取健康成年犬10只,随机选取6只为模型组,4只为对照组,用Fenton液造模。裂隙灯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晶状体生化指标的改变,判定造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晶状体混浊度变化明显,光镜和电镜下能观察到凋亡现象,T-SOD、GSH-Px和MDA值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证明用Fenton液囊袋内注射即可成功建立犬老年性白内障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00.
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碳化二亚胺(EDC)法将氨苄青 霉素(Ampicillin,AMP)与匙孔嘁血蓝蛋白 (mcKLH)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 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分泌氨苄青霉素单 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同上方法将氨苄 青霉素连接到阳离子化的牛血清白蛋白(cB SA)上制备检测抗原,对AMP KLH偶联物 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进行检测。通过对杂交 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检测、鉴定,筛选出8株高 亲和力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其制备的腹水 ELISA效价达到2×106,纯化后的单克隆抗 体(McAb)可以应用于氨苄青霉素残留的快 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