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本研究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重点揭示橡胶树的部分生理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指标对钾、镁缺乏的响应机制。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花药苗(简称花药苗)为试验材料,设置缺钾镁(-K-Mg)、缺钾(-K)、缺镁(-Mg)、正常(CK)4个处理,测定花药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钾镁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叶绿体超微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CK相比,-K-Mg处理显著降低花药苗株高和茎粗,降幅分别为12.2%和15.7%,叶片出现衰亡、凋落现象;-K-Mg、-K和-Mg处理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2)钾、镁胁迫均显著降低花药苗各器官钾、镁含量,钾供应极显著提高各器官镁含量,而镁供应对各器官钾含量无显著影响。(3)与CK相比,-K-Mg、-K、-Mg处理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钾、镁交互作用对果糖含量影响显著。(4)与CK相比,-K-Mg、-K及-Mg处理显著降低花药苗叶绿体长度,降幅分别为26.9%、38.1%和19.6%;嗜饿体数目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11.8%、767.7%和138.2%;缺镁条件下叶绿体中淀粉粒数目增加。综上所述,钾、镁胁迫对橡胶树花药苗生长、叶绿体发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钾、镁供应对2种元素吸收方面存在明显的钾对镁的单方面拮抗。生产上重视钾、镁的合理施用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改善橡胶树的生长状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2.
砖红壤不同温度、水分及碳氮源条件下硝化和反硝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压分离技术,研究了海南橡胶林砖红壤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对温度、水分及碳氮源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0~30℃的土壤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水分的升高,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呈线性增加。当土壤孔隙度水达到70%后,总硝化速率呈下降趋势,却进一步地促进了反硝化速率。添加硝态氮抑制了总硝化速率;在N 0~40 g m~(-2)的范围内,除低量硝态氮的添加(N 1 g m~(-2))降低了反硝化速率外,反硝化速率大致随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量铵态氮的添加(N 0.5 g m~(-2))促进了总硝化速率,高量铵态氮(N 4、20和40 g m~(-2))则抑制了总硝化速率;除低量铵态氮的添加(N 1 g m~(-2))抑制了反硝化速率外,添加铵态氮对反硝化速率影响不大。添加C(C 10~40 g m~(-2))激发了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碳源的缺乏可能是橡胶林酸性砖红壤限制土壤硝化和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以福建白背毛木耳栽培种和四川毛木耳白色突变种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菌株杂10。杂10菌丝致密,洁白,长势好,抗性强,出耳整齐度好;耳片表现菊花状,腹面皱褶较明显,胶质多、背面绒毛密集,晒干后,黑白分明等特点;区试结果显示杂10两潮干耳产量为66.22g·袋-1,较对照漳耳43-28增产7.86%;其子实体主要营养指标优于对照,如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7%、27.36%、15.55%。营养不亲和性试验和RAPD标记试验表明,杂10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杂10产量较高、品质好,抗性强,可以进一步开展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64.
研究采集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与其进行组织分离后同菌株人工代料的栽培子实体,比较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判断何者利用价值更高,以挖掘到更好、利用价值更高的灵芝子实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菌株YX、ZJ均属于Ganodermasp.组群且两个G.sp.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较高。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野生灵芝子实体YX多糖含量为7.93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多糖含量(10.25mg·g-1)的77%;三萜含量7.16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9.30mg·g-1)的77%;野生灵芝子实体ZJ的多糖含量(5.34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6.72 mg·g-1)的87%,三萜含量(9.30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10.66mg·g-1)的7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萜中各灵芝酸含量发现,两栽培子实体灵芝酸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野生灵芝子实体。野生与栽培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栽培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其野生子实体。该研究结果为市场上灵芝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为野生灵芝驯化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湿气增压是气田低压高含水开发阶段的常规工艺,由于湿气中溶解盐的存在,现场离心压缩机叶轮结盐问题突出,有必要开展其内部多相流动耦合研究。传统的离心压缩机叶轮内部流动研究通常是对整个叶轮进行网格划分,计算负荷大,多相流动研究难以实现,且无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以Eckardt叶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以单个流道为计算区域,对叶轮内部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周期性边界条件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叶轮内部的实际流动情况,如二次流分布、射流尾迹的产生与发展等,因而为后续研究叶轮内部复杂流动耦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旱地土壤硝态氮的产生、淋洗迁移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如何在保证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硝态氮淋洗是旱地土壤氮素损失去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导致区域性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全球集约农区重大农业和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不同农作系统土壤硝态氮的产生、淋洗过程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阻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农学和环境意义。在这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简要综述了旱地土壤硝化作用的微生物驱动过程,比较了当前最为常用的田间原位监测硝态氮淋洗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硝态氮累积和淋洗的各种因素,总结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加强旱地土壤硝化作用的关键微生物过程、机理以及相关驱动因子调控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增加对土壤氮素循环的认识,而这些认识是旱地农作系统进行氮素优化管理和制定硝态氮淋洗阻控技术的重要基础;继续寻找和建立一种扰动更少、维护简单、样品污染更低、尤其适合长期监测的田间原位研究方法,对于准确地揭示旱地土壤硝态氮的淋洗规律和实时通量尤为重要;系统地开展不同旱地农作系统硝态氮淋洗的综合性研究,阐明影响硝态氮累积和淋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阻控措施,更符合田间实际,对于降低区域硝态氮淋洗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7.
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幼龄橡胶树对15N标记尿素的吸收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顶蓬嫩叶和成熟叶从氮肥中吸收分配到的15N的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值),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总体均呈增加趋势;同一采样时间里顶蓬嫩叶Ndff值均大于成熟叶。落叶前后氮素在橡胶树各器官中分配差异显著。落叶前期橡胶树吸收的氮素主要分配在叶片中;落叶期橡胶树吸收的氮素则主要分配在主茎中。  相似文献   
6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鄱阳湖乌鳢脾脏、肌肉、心脏、肝脏和肾脏5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EST同工酶共检测到10条酶带,9种同工酶在肝脏中均有表达,在心脏中只检测到5种同工酶;LDH同工酶共检测到6条酶带,有5种同工酶在心脏表达,而在肝脏中只表达1种且色带较浅。可见乌鳢2种同工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69.
早期施用氮肥在乙烯利刺激割胶胶乳中的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5N示踪技术进行橡胶树大田早期肥料试验,研究乙烯利刺激和传统割胶条件下胶乳中肥料氮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施肥26 d后肥料N开始在胶乳中表现,刺激与传统割胶条件下,胶乳中15N丰度均逐步增加,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激割胶条件下15N的丰度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传统割胶处理,胶乳中Ndff%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从Ndff%值来看,刺激割胶条件下橡胶树对肥料氮素的征调能力强于传统割胶处理。刺激割胶条件下的胶乳肥料氮流失量显著大于传统割胶处理,但两者带走的肥料氮素占氮肥施用量的比例都不高,分别仅为0.18%和0.05%。  相似文献   
70.
4个毛木耳菌株的农艺性状及ITS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生质体法复壮4个供试菌株,并研究其菌落形态、子实体性状等农艺性状,同时进行ITS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属于毛木耳,且性状互补,各有优势,AP2010为白色变异菌株,AP201表现产量高,漳耳43-28、43012表现耳片商品性状好,耳片平整,抗性强,稳定的特点,为毛木耳育种提供丰富的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