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我国近一、二十年来,从国外引进不少蛋鸡和肉鸡品种(系),对发展我国养鸡生产起了一定作用。为了总结经验右更好地发挥这些引进鸡种的作用,现提出育种规划的建议,供领导和有关单位参考。一、引进品种的保持对引进品种的保持,有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2.
用大白猪(LW)和梅山猪(MS)品系进行杂交实验,估计了生长性状的直接、母本和祖母加性遗传效应,以及直接、母本和父本杂种优势效应。研究了三个生长阶段,即哺乳期、断奶后以及繁殖期。断奶(大约28日龄)前对猪称重两次,即在出生和21日龄时。然后在73日龄、154日龄以及第一至第五胎的产前分别称重。断奶前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是母本的.品种间的母本加性差异随着胎次而显著增大.大白猪的初生重和21日龄重效应值分别平均高出梅山猪0.33±0.05kg 和1.24±0.22kg.这两个性状的母本杂种优势效应达0.05±0.02kg 和0.65±0.09kg。初生重性状还存在显著的祖母加性效应和直接杂种优势效应。窝大小作校正后对上述结论影响不大,只是使加性和母本杂种优势效应值增大。断奶后直接效应变得重要,品种间的加性差异在断奶后生长期急剧加大,73日龄重和154日龄重的 LW 效应值分别超出 MS4.1±1.0kg(18%)和229±3.3kg(36%),此期间的平均日增重超出231±33g/d(47%)。这三个性状的直接杂种优势效应分别为3.7±0.7kg(15%)、19.2±2.3kg(25%)和187±24g/d(30%)。其他参数都不显著,只有母本杂种优势效应直到154日龄时还存在。直接加性效应随着繁殖期不断增加,LW 对 MS 的优势从第一胎产仔时的58±9kg 增加到第五胎时的111±10kg,而直接杂种优势效应则在各胎次保持稳定,在26±7kg(10%)到28±7kg(12%)之间。其他参数值小而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3.
1989年6月25~28日在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动物遗传工程会议(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Animals)。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近年来动物遗传工程前沿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参加本居会议的有十几个国家的近300名代表,共有80篇论文和综述报告在会议上交流,其中25篇是大会发言,35篇是以墙报形式展出,会议分10  相似文献   
104.
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根据线性规划模型预测了北京市未来蛋鸡良种繁育体系的最优结构,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饲料资源、生产资金和鸡舍条件,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同时还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对最优结构的可行性和几种配套利用形式进行了讨论,为北京市蛋鸡生产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综述猪窝产仔数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效果。表明“超多产”选择方案是提高猪窝产仔数的一种有效方法;窝产仔数的两个组分—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之间存在大的负遗传相关;直接选择排卵数的反应是每世代产生0.49±0.10个卵子,窝产仔数的相关反应被估计为每世代0.089±0.058头猪,出生前存活率的相关反应大约是每世代(-1.6±0.5)%;对排卵数和出生前存活率的指数选择产生每世代0.78±0.04个卵子、0.11±0.05头总产仔数、(-0.9±0.1)%出生前存活率的反应。最后介绍了基于排卵数、潜在的胚胎存活率和子宫容量建立起来的窝产仔数的一种模型,组分的一个指数应当是选择窝产仔数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综述了太湖猪高繁殖力内分泌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太湖猪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的高含量以及FSH分泌对抑制素的抑制效应较不敏感,尤其是FSH的高含量,很可能是太湖猪高排卵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研究旨在鉴定两条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总是伴随杂合子出现的非目的条带.实验切胶回收了目的条带和非目的条带,以此为模板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然后将PCR产物按不同组合进行混合并施加不同处理再次进行电泳,另外,人工合成了四条包含该缺失位点的寡核苷酸单链,对条带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以两条非目的条带为模板的第2次PCR产物的电泳结果均有4条带,与杂合子样本4条带的迁移率完全一致,以2条目的条带为模板的第2次PCR产物电泳条带的迁移率分别与其本身保持一致;将以2条目的条带为模板的第2次PCR产物混合并经过变性复性后,其结果出现非目的条带和目的条带,也与杂合子样本4条带的迁移率完全一致,而如果只是简单混合并未经过变性复性处理,其电泳结果只出现目的条带.另外,在利用寡核苷酸单链进行模拟的实验中发现,异源双链迁移率较低,形成了非目的条带,而正常双链迁移率较高,形成目的条带.结果提示,这种与杂合子相伴产生的非目的条带,并不是非特异性扩增的结果,而是由于模板为缺失突变杂合子,在复性过程中,PCR产物中的一部分碱基缺失的正负单链会与不缺失的正负单链发生互补,而在发生碱基缺失的位置,会有突环产生,产生的突环进而导致杂合双链迁移率降低,最终形成了两条迁移率较低的非目的条带.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国外育种公司提出的蛋鸡"100周龄生产500个蛋"计划("100-500计划")。文章对能否实现"100-500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国外提出的"2020年在商品蛋鸡中实现‘100-500计划’"是不可能的,但围绕这一计划的各项技术措施对我国的蛋鸡育种和生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而"提高80~100周龄期间的产蛋率"与"增强产蛋后期的蛋品质选择"一直是我国蛋鸡的育种目标,我国蛋鸡育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同步引进国外的成熟配套系或引进素材,选育自己的品种或配套系。  相似文献   
109.
藏猪为中国高原特色的瘦肉型猪种,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藏猪肥胖基因(ob)外显子2内Hinf I酶切多态性。结果显示,藏猪群体内出现TT、CT和CC 3种基因型,其中突变型CC频率最高,为50.00%;TT基因型频率最低,为6.25%;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28.12%和71.88%。其频率分布处于瘦肉型外种猪和脂肪性地方猪之间,但更接近脂肪性猪,说明从该位点看藏猪并不属于瘦肉型猪种,其瘦肉率较高可能与营养和饲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在藏猪中心产区建立藏猪选育基础群,对其外貌特征、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进行个体测定.采用综合育种值对基础群藏猪按照高繁殖力和快生长高瘦肉率2个方向进行选种.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2个品系藏猪外貌体型更典型;高繁殖力品系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分别达到了7.65头、7.16头、5.42 kg、6.46头和31.05 kg;快生长高瘦肉率品系初生重、断奶重、25 kg日龄、屠宰率、腿臀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到了0.78kg、7.87 kg、260.5 d、61.65%、31.44%、63.49%和9.13 cm2,背膘厚减小至8.19 mm,肉质性状变化不大,保持了藏猪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