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藏猪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6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猪是我国特有的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地方小型瘦肉型猪种。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藏猪群体中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内含子6的Sma Ⅰ酶切多态性。结果发现,藏猪群体中AB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65.18%和34.82%,与国内许多地方猪种不同。本研究在藏猪群体LPL基因内含子6内还发现另外5个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232.
在藏猪中心产区建立藏猪选育基础群,对其外貌特征、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进行个体测定。采用综合育种值对基础群藏猪按照高繁殖力和快生长高瘦肉率2个方向进行选种。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2个品系藏猪外貌体型更典型;高繁殖力品系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分别达到了7.65头、7.16头、5.42 kg、6.46头和31.05 kg;快生长高瘦肉率品系初生重、断奶重、25 kg日龄、屠宰率、腿臀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达到了0.78kg、7.87 kg、260.5 d、61.65%、31.44%、63.49%和9.13 cm2,背膘厚减小至8.19 mm,肉质性状变化不大,保持了藏猪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233.
综述了梅山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猪主要以生长性能差和脂肪组织高度发育为特性,梅山猪与西方猪相比,具有显著较低的日增重、采食量和瘦肉组织百分率以及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背膘厚度,但梅山猪的肉质优于欧洲猪的.  相似文献   
234.
动物育种目标的系统评估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系统分析方法与差额法的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评估杂交繁育体系中育种目标的方法。首先对整个繁育体系进行系统模拟,并计算出系统的贴现利润;然后在考虑性状的遗传变异、经济价值和性状间遗传相关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纯系中不同性状的边际效益,即该性状变化时系统总利润的改变量,由此确定出该性状的相对育种重要性和经济加权值。利用这一原理,对蛋鸡三元杂交繁育体系进行了系统模拟和育种目标的评估,分别在3个不同纯系中估计了年产蛋量、蛋重、体重、育成率、产蛋期成活率、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蛋期耗料量共8个性状的相对育种重要性以及经济加权值。结果表明,蛋重、育成率和产蛋量分别是不同纯系中最重要的选择性状。多数性状在不同纯系中的育种重要性有较大差别,故应建立侧重点不同的专门化品系,并对各个纯系按各自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使这些纯系在同一个配套体系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35.
藏鸡是世居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小型地方鸡种,对高原极端环境具有独特的适应性。藏鸡的低氧适应性表现在低氧孵化胚胎期死亡率低,胚胎心脏和尿囊绒毛膜(CAM)低氧条件下能维持正常的发育和功能。研究通过比较低氧孵化时藏鸡与低地鸡种的胚胎心脏和CAM组织基因表达,已经鉴定了一系列参与心肺系统发育、血管生成等途径的重要候选基因,但未能清楚阐明藏鸡胚胎适应低氧的分子进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关键功能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本文从生理表型、基因组选择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回顾了藏鸡高原低氧适应性微进化机制研究进展,为藏鸡资源创新利用和优质高效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