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7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31.
对12个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产量指标和主要经济性状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国内外品种各自优势。从经济效益角度,得出结论认为:黑亚16、13、14可作为首选的主栽品种,品系2005-1、2004-1和Agatha可作为搭配品种在低洼、河套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32.
我国纤维亚麻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和科研现状,分析了亚麻生产的差距。受中欧、中美亚麻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亚麻种植面积近年有所减少。同时介绍了亚麻科研取得的进步,亚麻育种手段的创新的结果。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成为了我国亚麻育种的主要手段,亚麻品种产质量的提高缩短了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33.
特点:雨露沤麻是应用好气真菌,在适宜温度下分解果胶使纤维束脱离木质部的沤麻方法。雨露麻的色泽及其它物理性状与好气性真菌的种类有关。其所需的最适温度是18℃,相对湿度50%~60%。雨露麻沤制过程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其纤维较水浸沤制的纤维易漂白和纺织。其特点是需要较长的沤麻时间,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干茎沤制程度和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34.
黑龙江省林甸县发现野生亚麻,经检索属二年生裂果型野生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 林甸县位于北纬47°12′,东经124°53′,是属于黑龙江省西部轻盐碱地区。该地区无霜期120天以上,有效积温2600℃,年降雨500mm左右。与该县相临的克山、拜泉、依安、望奎等县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入世对我市农业可能产生的利大于弊的影响;指出了我市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市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6.
常规的亚麻生育周期划分方法是把亚麻分为6个生长阶段:苗期、丛型期、快速生长期、现蕾期,花期、成熟期(绿熟期、工艺成熟期、完熟期)。此方法对各阶段只是大致的描述不精确,每个阶段都包含了很长一段时间,界限模糊,不便于对个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波兰天然纤维研究所研究的亚麻BBCH划分法,能够精确的描述亚麻发育过程,有利于科研和生产中准确掌握亚麻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管理。  相似文献   
37.
为进一步推进亚麻纤维育种工作,提供其综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以7个亚麻品种为试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纤维相关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不同品种的纤维产量潜力水平。结果表明:亚麻品种NEW的纤维综合评价较高,适合在育种及生产中加大力度推广和利用,同时加大对国外引进亚麻品种的吸收和消化将是纤维选育优异基因源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8.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是亚麻主要的检疫性杂草[1],危害亚麻的主要种是日本菟丝子,在我国亚麻主产区黑龙江、新疆、云南均有发生,给生产上造成了很大危害.据调查我国亚麻田菟丝子发生扩散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亚麻种子携带,二是在菟丝子发生区防治方法不当,造成菟丝子连续危害.尤其在一些亚麻新区,由于经验不足,致使菟丝子泛滥造成了很大损失.近两年在我省兰西和延寿县的个别地区发生了菟丝子危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努力下,目前危害已得到全面控制.为提高麻农对菟丝子的防治技术,避免造成无谓的损失,就亚麻田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我国亚麻生产和科研现状,分析了亚麻生产的差距。受中欧、中美亚麻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亚麻种植面积近年有所减少。同时介绍了亚麻科研取得的进步,亚麻育种手段的创新的结果。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成为了我国亚麻育种的主要手段,亚麻品种产质量的提高缩短了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0.
赴欧洲亚麻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文 《中国麻业》2006,28(2):107-109
本文通过欧洲考察的所见所闻和相关材料的整理,介绍了欧洲亚麻行业发展优越条件,先进育种、栽培、加工技术及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并对纺织、亚麻原料生产情况做了概述,对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