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7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2.
为了促进东北、华北、西北纤维亚麻种植业的发展,受农牧渔业部的委托于1987—1989年由我所主持进行了全国纤维亚麻区域试验。对我所育成的品种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为纤维亚麻品种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酸雾     
<正> 雾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酸盐和硝酸盐,在加里福尼亚州南部研究发现,有时雾的酸度比雨的酸度大100倍。造成雾酸度大于雨的原因是:雾在地表气层中形成,而该气层中空气污染最严重,雾滴含水比雨滴少得多,所以几乎不能象雨滴那样对酸稀释。  相似文献   
44.
本实验为了解决雨露沤制过程中因温度和湿度的不足造成沤制不成功这一问题,采用生物快速脱胶,提高脱胶速度。本实验采用不同地区的12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2株,其中以沤麻时间在15d左右的为多,获得率居首位(45.8%)。在脱胶终点的判定上首次采用蜗旋混合震荡仪法,在酶活力的测定上采用DNS法,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得到亚麻脱胶程度在4级的有3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0%;YL79和YL113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亚麻脱胶程度均在4级;果胶酶活性均在800个单位以上;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为雨露沤麻生物制剂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黑龙江省纤维亚麻诱变育种始于60年代初,先是开展钴60γ—射线、热中子和快中子进行种子照射,70年代开始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80年代用钴60γ—射线进行亚麻活体照射,先后获得一批优良突变系,育成黑亚四号、六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在辐射材料的选择、适宜引变剂量  相似文献   
46.
欧洲大麻育种及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大麻产业的发展,对国外大麻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育种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绩。重点从生理到遗传的研究内容上阐述了欧洲大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亚麻立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亚麻立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亚麻立枯病病原菌为Rhizoctonia solani kueh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试验表明,对亚麻立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立枯净、多菌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分别为96.3%、92.5%、88.8%,其次,甲基托布津抑菌率为83.8%,甲霜灵,抑菌率为77.5%.  相似文献   
48.
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选育出DZH系列品系,通过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的株系DZH-1在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抗病性和产量性状鉴定,并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联合鉴定试验并命名华亚3号,该品种作为纤油兼用、氮高效亚麻品种在安徽省登记。  相似文献   
49.
应用分子标记探讨多胚亚麻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一种多胚亚麻种质的分类地位,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与ISSR(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包括多胚亚麻在内的24个亚麻栽培种质进行了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70条RAPD引物和21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对亚麻有效引物10条.利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24个亚麻品种问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遗传距离(GD),在Gs=0.73处,将24份材料明显分为4个类群:多胚品系1-6Ha-3单独聚到第二类群,1-6Ha-3与其他23个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522~0.7739之间,其中与原2005-21、98-338遗传距离最近,为0.2261;而与黑亚10号、原2006-13、黑亚11号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3478.  相似文献   
50.
黄花亚麻(Linum flavum L.)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引自波兰的多年生野生种黄花亚麻的染色体条数和核型,其核型公式为2n=28=22m+6sm,N.F值为56,不对称系数为59.76%,属于2A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