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蛙池的场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之处,亲蛙培育越冬池、产卵池和蝌蚪培育池均为水泥池,每个水泥池面积60m2、深1.2m,池底光滑,向排水口有1%的坡降。蛙池为平面布置,并搭“人”字型温棚。  相似文献   
142.
143.
吴建平  章光华 《茶叶》1993,19(4):17-19
淳安县属浙西山区,一向被认为是不能露地栽种茉莉花的地区;而盆栽茉莉工本大,茶农不愿栽种。因而出现有茶(坯)无花的现象。生产的茶坯只好长途运输到福建、广西等地窨花。这些"远窨制"的花茶,往往是级坯高、窨次低、窨制成本高的制品,难以充分发挥花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淳安县农业局、淳安县科委和淳安县中洲茶厂以改盆栽为地栽,降低窨花成本、增加花农收入,建立我县茉莉花生产基地为研究目的,并正式列入淳安县科技发展计划。经过三年的探索,目前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4.
人工养鱼时,鱼池中或多或少都有杂鱼存在,这些杂鱼不仅抢食力强,食量大,而且繁殖速度快.在池塘中不仅与所养鱼类争食物,争栖息空间,而且还消耗池中大量氧气.因此,消除杂鱼也是养鱼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5.
放牧前后肉用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00日龄、1岁以及5岁年龄段的杂种肉用羊为实验用羊,采用冷式提取脂肪技术以及气相色谱(GC)技术测定了肉用羊不同阶段体脂脂肪酸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前与放牧后羊体脂脂肪酸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在肌肉中,放牧前羔羊、放牧1岁羊及5岁成年羊之间在单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分别为45.22%、27.46%和24.83%。羔羊和1岁羊及成年羊在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分别为8.45%、5.78%和5.1%(P<0.05),奇数碳脂肪酸在5岁成年羊肉中为最高,达到6.09%,其次是1岁羊,为5.74%,羔羊最低,仅为2.89%,三个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肌肉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羔羊为最低,其含量为0.14%,其次是1岁羊,为0.34%,5岁成年羊的含量最高,达于0.41%。皮下脂肪酸在年龄组之间也表现出变化,三个年龄组之间比较,单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羔羊为最高46.35%,其次为1岁羊31.55%,最低是5岁成年羊28.45%,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岁羊最高为5.69%,羔羊次之5.47%,5岁成年羊最低4.86%,羔羊和1岁羊该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5岁成年羊(P<0.0),但是,羔羊和1岁羊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年龄组皮下脂肪中奇数碳肪酸的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其含量分别为5.46%、5.84%和5.99%。羔羊皮下脂肪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为0.1%,显著低于5岁成年羊(0.2%)。1岁羊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居中为0.14%,与其他两个年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6.
本试验研究了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不同来源的C3(水稻秸秆和苜蓿)和C4植物(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为粗料,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40∶60、45∶55和50∶50)的底物,进行48 h的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产气参数、发酵特性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1)底物粗料选用苜蓿时,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粗料(P0.01),且以精粗比为45∶55和50∶50时较高;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甲烷(CH4)产量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降低53.79%、24.30%和3.29%,且以精粗比为45∶55时最低。2)C3植物粗料的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C4植物粗料(P0.01);精粗比对发酵液p H和NH3-N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P0.01),而与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为50∶50时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发酵液乙酸/丙酸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0∶60(P0.05),而与精粗比为45∶5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4)各底物体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以选用水稻秸秆为底物粗料时最低,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宽叶雀稗低18.84%、4.37%、3.84%和11.12%、17.78%、15.56%。结果提示,以苜蓿为粗料,精粗比为50∶50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高,CH4产量也最高;以水稻秸秆为粗料时,精粗比为45∶55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低,CH4产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147.
<正>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于2009年引进栽植了优良果桑无核大十、红果2号、白玉王、台湾果桑等进行试验示范,面积约12亩。2010年3月10日,由于霜冻危害,造成大十枝条上萌发芽全部冻死[1]。2014年2月10日遇大雪天气导致大棚内果桑受冻,2月18~19日露天栽培果桑又遭受晚霜冻害,致使产量减少20%~90%,对果桑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现着重介绍2014年江西果桑冻害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8.
以中华仙影海葵(Cereus sinensis Verrill)个体为实验对象,通过改变底质、投喂频次和投喂量等,探究底质和饵料投喂方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砂质底质和无底质培养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培养密度33.3 ind/m2、50.0 ind/m2、66.7 ind/m2、88.3 ind/m2和100.0 ind/m2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投饵频次和不同投饵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当投饵频次减少到4天一次时,海葵个体生长减慢,其口盘直径增长率为0.84%,而高频次投喂组1天一次、2天一次和3天一次海葵个体生长较快,其口盘直径增长率均在1.30%以上;当投喂饵料量控制在1.0 g/d以下,海葵生长趋于缓慢,其口盘直径增长率不足0.97%,而投饵量控制在大于1.5 g/d时,海葵个体口盘直径增长率大于1.25%。  相似文献   
149.
外源C、N干扰下吉林黑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至9月作物生长期间,采用手拣法、改良干漏斗与湿漏斗三种方法,对吉林黑土区7种外源C、N干扰处理,即对照组(不施肥,CK)、0.5倍、1.0倍和2.0倍的外源C和N处理(C0.5、C1.0、C2.0、N0.5、N1.0、N2.0)农田土壤动物组成与结构进行研究。在作物生长季节,5次采样共获得土壤动物56 886只(未鉴定标本80只),隶属3门11纲23目3亚目79科(总科)。数据分析显示,农田土壤动物主要集中在0~5 cm,基本上是随着土壤剖面加深而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CK)相比,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随外源C浓度升高而呈递增趋势;农田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外源N浓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外源N浓度升高呈递增趋势。在研究时段内,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于5—8月份呈现出上升趋势,9月份出现下降。方差分析显示,外源C、N干扰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影响显著(p<0.01),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变化显著(p<0.01)。外源C、外源N分解释放出的养分与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切相关。外源C有益于农田土壤动物功能群、大型与中小型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0.
锯缘青蟹抱卵蟹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是优良的水产养殖种类。我们于1989年初在海南省国营新盈农场利用水缸培育青蟹抱卵蟹获得初步成功,现将培育过程及有关技术介绍如下。日两次,需敲破及回收残饵。贝类饵料为蟹 1.亲蟹的采选、所喜食,且其残饵易清除,不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