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71.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2.
激素剂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研究了不同剂量PGF_(2α)和GnRH对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以及受胎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体况评分为2.5~4.0和大于4.0的荷斯坦奶牛各15头,作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将两组试验牛分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A、B、C;n=5),进行3种不同剂量PGF和GnRH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并进行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析奶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表明:对于体况评分在2.5~4.0之间的适中奶牛,PGF_(2α)和GnRH的剂量分别为0.6 mg和60μg时,通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使得奶牛的发情时间最为集中,同期发情效果最理想,受胎率最高;对于体况评分高于4.0的较肥奶牛,PGF_(2α)和GnRH的剂量分别为0.8 mg和80μg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73.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产量均较低,不宜作为湖北省抗灾补救品种.早稻正常生育期与秋种产量呈负相关.播期越早应选择穗粒数较多、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反之选择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早稻秋种应优先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后期灌浆.  相似文献   
374.
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牦牛肉化学组成、营养价值、食用品质、技术品质及卫生品质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人们对牦牛肉品质特性的研究。作为中国西部肉类蛋白的重要来源,牦牛肉具有安全、高蛋白、低脂肪、良好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优点。而有关"牦牛肉较老"的观点可以归因于屠宰年龄较大并且没有进行分档,宰后成熟处理对提高牦牛肉嫩度及其它肉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75.
376.
牛至精油是一种具有强效杀菌抑菌作用的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通过在荷斯坦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牛至精油,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荷斯坦奶牛乳房炎和腹泻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添加牛至精油的TMR牛群比仅饲喂TMR的牛群单个乳区乳房炎发病率降低2%,腹泻发病率降低10%。因此,在TMR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有效降低荷斯坦奶牛乳房炎和腹泻的发病率,从而改善荷斯坦奶牛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77.
378.
针对甘肃省临潭县高寒山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于早春播种6种多年生牧草,以探讨其在高寒山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征、产量、营养及翌年越冬率观测结果表明:播种当年6种牧草均未完成其生活史,仅停留在分蘖(枝)期;甘肃红豆草、小冠花、甘农一号苜蓿和猫尾草产草量较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可在高寒山区退牧还草和人工草地中建植;垂穗披碱草适应性强,产草量较低,可作为改良退化草地草种加以利用;红三叶在高寒山区越冬率和产量都较低,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建议种植。  相似文献   
379.
为阐明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在不同装填时间青贮质量的影响,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研究了乳酸菌制剂Sila-Max、Sila-Mix及麸皮和在2种装填时间(1次和3次装填)条件下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参数、营养组成、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以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发酵45 d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未添加组中,3 d延迟装填使发酵产物的乙酸、氨氮、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钙及干物质损失率分别提高了22.05%、50.00%、10.34%、5.19%、10.92%、20.51%和48.37%,干物质含量降低了7.37%,差异显著(P<0.05);1次装填,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组与未添加组相比,使发酵产物的乳酸、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2.98%、12.46%和5.57%,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39.27%,差异显著(P<0.05),添加Sila-Max组干物质含量提高了6.41%,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45.80%,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使粗蛋白含量降低了9.17%,差异显著(P<0.05);3次装填,添加Sila-Max组相比未添加组,使发酵产物的乙酸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10.94%和9.1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组,使乙酸含量提高10.9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使产物乙酸、木质素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67%、12.13%和6.23%,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5.81%和26.73%,差异显著(P<0.05);所有处理均未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可见,延迟装填会使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有氧发酵增加,降低发酵品质,增加干物质损失率,1次装填添加Sila-Max及其与麸皮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3次装填同时添加Sila-Max和麸皮,不能提高发酵品质,但可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380.
试验旨在分析岷县黑裘皮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理想的遗传标记,为岷县黑裘皮羊的选育保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44只岷县黑裘皮羊,颈静脉采血并提取DNA,对24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其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大小及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显示,24个位点共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75;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0104~0.7396,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97~285 bp;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581~8.2433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83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95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27。其中MAF70位点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OarFCB128位点观测杂合度最高;OarAE129位点等位基因数最少,SRCRSP9位点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低;OarFCB304位点观测杂合度最低。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所选位点中有19个处于非平衡状态。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背景复杂,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其遗传资源的评估和选育保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