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特性与有机碳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网袋法,研究一年内6 a、12 a、20 a、28 a共4组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均表现为慢-快-慢的分解趋势,经1 a的分解,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28.33%、30.53%、31.59%和33.89%。(2)不同林龄橡胶凋落物叶分解系数为1.376 2~1.608 8,平均值为1.498 2,大小顺序为6 a>12 a>18 a>28 a,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43、0.45、0.47、0.50 a和1.86、1.96、2.03、2.18 a。(3)林龄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初始N含量、P含量、木质素/N比、C/P比与木质素/P比,但对C含量、木质素含量及C/N比影响不明显。(4)初始C/N比极显著影响橡胶凋落物叶分解速率,而初始P含量对凋落物分解影响不显著(5)4组林龄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浓度是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结束时,4组林龄橡胶凋落物叶有机碳分别释放了77.58%、79.41%、75.89%和75.02%,其动态变化过程显著符合一元多项式模型,决定系数(R2)在0.88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排放外,其余月份均为碳吸收,雨季各月NEE值较大,旱季各月NEE值较小,橡胶林碳吸收最强月份为6月,碳排放最强(吸收最弱)的月份为2月;因研究样地橡胶林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固碳能力强大,橡胶林年NEE总量超过11.0 t·hm-2·a-1,碳汇能力高于其他亚热带和热带人工林,也高于纬度接近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Re)日动态为单峰型曲线,全年Re均为正值,即为碳排放,白天Re量及变动幅度均明显大于夜间;全年Re日变化呈不规则曲线,全年雨季各月Re值均较大,旱季各月Re值相对较小,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最强月份为8月,呼吸最弱的月份为12月;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年呼吸总量巨大,年总量超过20.0 t·hm-2·a-1,与同纬度的热带雨林接近。  相似文献   
13.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对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胶园土壤、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8月栽植的两个相邻橡胶林段,2008年4月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幼龄胶园问种香蕉和葛藤均可提高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以间种香蕉的效应最明显;幼龄胶园问种可提高胶园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葛藤〉间种香蕉〉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香蕉〉间种葛藤〉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葛藤可提高胶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间种香蕉则降低这两种酶活性。【结论】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胶园微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问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胶农非胶收入。  相似文献   
14.
基于QT的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为平台,为对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进行管理,开发基于QT的数据库系统软件。论文详细分析了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的内容和系统的特殊功能需求,并对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前台应用程序开发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集成QT的VC(Visual C++)2005可视化编程环境中,以SQL 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模式进行开发,建立了橡胶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库系统,并展示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对海南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获取橡胶林生态系统2013年5月-2014年4月有效能、湍流能以及各种气象数据,分析其能量平衡过程以及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1)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土壤热通量(G)与净辐射通量(Rn)日变化趋势相似,都为单峰型。雨季LE明显大于旱季,不同季节H差异不明显。雨季白天LE远高于HG在数值上与Rn差1~2个数量级,且变化滞后于Rn变化。2)冠层热储量(S)、显热储量(Sa)和潜热储量(Se)变化趋势均为倒“S”型,但S、Se变化趋势与Sa变化趋势相反。橡胶林冠层热储量,Se贡献更大。3)雨季波文比都远<1,即雨季净辐射主要用于潜热输送。旱季波文比较雨季大,平均值为0.8,说明整个旱季水汽传输与显热输送消耗能量比重相当。4)各能量通量分量均表现为净辐射(Rn)>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冠层热储量(S)。雨季潜热通量(LE)所占净辐射比例达76.28%,显热通量仅为15.32%;旱季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占净辐射通量比例分别为:43.69%、31.74%。5)橡胶林能量不闭合度雨季低于旱季。半小时尺度上旱季不闭合度为33%,雨季不闭合度为24%,全年不闭合度为27%,与中国通量网(ChinaFLUX)研究结果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日尺度全年能量闭合度为13.82%,全年月尺度能量不闭合度为13.41%。  相似文献   
16.
橡胶林在海南岛分布较广,是海南岛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分析海南岛橡胶林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对于了解热带橡胶林群落性质十分必要.对海南岛不同地区橡胶林林下植物分布、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橡胶林群落内植物科的区系组成成分,结果表明:1)海南岛橡胶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91科296属450种.群落优势科(物种数>20的科)有5个,分别为大戟科、禾本科、茜草科、蝶形花科和菊科,其中最大的科为大戟科,包含有36个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群落中优势属(物种数>5的属)仅有6个,占总属数的2.0%.2)海南岛橡胶林群落热带成分的科和属分别有58个和269个,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63.7%和90.9%,表明橡胶林群落的热带性质;群落中热带亚洲的属有35个,占总数的11.9%,表明海南岛橡胶林群落具有一定的热带亚洲成分.3)全球广布科的数量达24个,占总科数的26.4%,表现出橡胶林群落的过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林业碳汇方面的研究,然后深入分析广西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橡胶林碳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CDM机制下实施以橡胶树为树种的碳汇项目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缺乏项目所要求的、产权稳定的适宜种植土地,以及缺少相应的配套资金。橡胶林应当在其他碳市场上积极寻求碳补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橡胶树寒害减灾栽培过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及橡胶种植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笔者基于近70年(1952—2020年)我国橡胶种植业寒害减灾文献资料和植胶生产实践,根据橡胶树寒害减灾特点,明确了橡胶树寒害减灾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寒害程度区域划分、植胶环境生态类型区划分、橡胶树寒害分级划分,归纳总结了胶园地点选择、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温室效应给全球气候带来的变化,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个荔枝品种花芽分化期碳氮营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妃子笑和鹅蛋荔(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Edan)2个荔枝栽培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不同方位、不同部位枝条顶芽和花穗中碳氮化合物(C/N)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荔枝花芽分化期间不同方位、小同部位、不同品种荔枝花芽分化期问枝条顶芽中在C/N比差片均达极显著;妃子笑的C/N比在前5个阶段均高于鹅蛋荔,只在第6阶段(开花期)低于鹅蛋荔;C/N比反映枝条顶芽和花穗的营养积累情况,比值较高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