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1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本文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组合工艺(SMBR-IVCW)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复合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为CODCr397~890mg·L-1、氨氮9.40~27.1 mg·L-1、TP4.30~10.7mg·L-1、TN 45.9~75.8mg·L-1的条件下,在SMBR和IVCW的水力负荷分别为1 000L·d-1和375 mm·d-1的最优工况下运行,系统CODGr、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0%、59.6%和65.2%;系统进出水中氮的形态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SMBR-IVCW系统在高浓度综合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52.
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亚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表层基质中分离出一株硝化活性较强的异养硝化细菌H-1,进行biolog菌种鉴定,鉴定系统中没有与该菌株特性相似的数据记录.16S rDNA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1与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粪产碱杆菌(A.faecalis)有98%相似性,认为分离菌株H-1可能为Alcdigenes A.faecalis.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30 ℃,pH为7.5,接种量为107CFU,溶氧2.25 mg·L-1时,该菌株亚硝化反应效果最佳;影响亚硝化反应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溶氧>温度>pH>接种量;温度和溶氧影响极显著,pH和接种量影响相对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
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 iation)是指利用绿色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同作用,以清除环境污染物的一种新型原位治理技术,其机理主要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吸收、积累或降解和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植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和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与微生物法相比,植物修复可以用于处理多种复合型污染物,尤其适合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物处理。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形态、特性和存在方式,植物修复的方式包括有根际过滤(Rhizofiltration)、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根区降解(Rhizodegra-datio…  相似文献   
54.
IntroductionTaxolisacompIexditerpenoidsecondaryproductofthegenushauSthatwasapprovedfortreatmentagainstovarianandbreastcancersandshowsprom-iseagainstothercancers.DuetotherelativescarcityofthefewnaturaIresourcesandthelowyieldoftaxol,thesupplyoftaxolisrestricted,limitingexpansionofcIinicaItrialsandtreatmentavailabiIity.lnterestinalternativemethodsfortaxoIproductionhasbeenintensifying.CellcuItureprovideaconvenientsystemforstudyingthebiosynthesisoftaxol.Itmaybeaviablealternativefortaxolproduct(…  相似文献   
55.
苹果树冬季修剪有利于促进成长、结果,总结了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主要包括长放、留橛、封顶枝剪顶花或破顶芽、疏枝、环剥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金银湖水乌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7种,隶属于7目11科。其中冬候鸟20种,夏候鸟11种,留鸟4种。分析结果认为,近2年金银湖水鸟多样性有显著性增加,滩涂和亮水水域2种生境为金银湖水鸟主栖息地.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继续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加强监管,停止对湿地蚕食行为。  相似文献   
57.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降解污染物、传输氧气、增强水力传输能力、美化景观等功能,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植物进入休眠期甚至枯萎死亡,从而降低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本文介绍了湿地植物在抗寒性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为今后湿地植物的抗寒性研究上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58.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人工模拟水缸培养方法,研究了湖泊底泥不同Cu、Cd处理对沉水植物伊乐藻生长、叶绿素含量以及Cu、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Cu刺激伊乐藻的生长(生物量、叶绿素),高浓度抑制伊乐藻的生长;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伊乐藻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一直降低,在底泥Cd含量为168.69 mg·kg-1DW(含背景值)时,植株出现死亡.随着Cu处理浓度的增加,伊乐藻体内的Cu含量一直增加,在底泥Cu含量为414 mg·kg-1DW(含背景值)时,根部、叶部的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0.21和0.17);伊乐藻体内的Cd含最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底泥Cd含量为88.69 mg·kg-1DW时,根部、叶部的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0.07和0.09).以上结果说明,伊乐藻对Cu、Cd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原位修复Cu和Cd污染底泥的植物种类应用.  相似文献   
59.
武汉月湖沉积物中硅藻的垂直分布与水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塞取样器采集了月湖湖中央2处钻孔沉积物,分析了其中硅藻种类与密度的垂直变化,同时采用210Pb/137Cs推测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总有机质、生物硅含量分析,以了解月湖各个不同年代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2个柱状沉积物中硅藻的优势属为:小环藻属、直链藻属、舟形藻属、Cyclostephanos属.Z-1钻孔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颗粒直链藻、Navicula porifera、Cyclostephanos tholifomis.Z-2钻孔中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颗粒直链藻、舟形藻、Cyclostephanos invisitatus.就硅藻密度而言,总趋势是上层最多,平均7.14×105~58.65×105 ind·g-1,中层其次,平均0.08×105~13.98×105 ind·g-1,下层最少,平均0.24×105~0.64×105 ind·g-1.硅藻种类数变化虽然没有明显规律,但种类最少的样品出现在中层,210Pb/137Cs测年数据表明中层为19世纪90年代-20世纪70年代.相关分析表明:Z-1孔生物硅与沉积硅藻密度显著正相关(r=0.933,P=0.021<0.05),总有机质含量与种类数显著负相关(r=-0.972,P=-0.005<0.05);Z-2孔生物硅与沉积硅藻密度显著正相关(r=0.985,P=0.002<0.05),沉积硅藻密度与种类数显著负相关(r=-0.933,P=0.021<0.05).研究结果表明,月湖沉积物中硅藻种类与密度的垂直变化可以反映月湖的富营养演化历程:19世纪60年代-19世纪80年代,月湖水质较好;19世纪90年代-20世纪10年代,月湖开始由贫营养状态向中营养状态转变,为水体富营养化开始发生时间;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月湖水体营养等级持续增加,已富营养化;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周边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与污水的直接排放导致月湖水质持续恶化;20世纪80年代至月湖截污前这段时期使月湖最终沦为劣五类水体的湖泊.  相似文献   
60.
循环水养殖池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在夏秋交替季节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组合系统养殖斑点叉尾鮰苗种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内各塘间浮游植物和轮虫各自的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各塘间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系统内浮游植物和轮虫各自的密度和生物量在调查期内无显著波动,而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波动性;3)循环水导致各塘中浮游生物出现交叉现象,且各塘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处于不断的更替状态;4)养殖密度的增加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推动了浮游动物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