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杀虫植物苦树的作用方式及对菜青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苦树根皮粉对8种农业害虫进行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苦树对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效应:对蝗虫(成虫和若虫)、芜菁叶蜂(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作用,对菜青虫和粘虫、稻苞虫、棉小造桥虫幼虫具有可逆的麻醉作用,但在试验中未观察到对小地老虎幼虫有麻醉作用;苦树对玉米象则表现抑制繁殖的作用。在夏甘蓝和冬甘蓝上进行的防治试验说明,适时施苦树根皮粉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菜青虫危害。其原因一方面是因麻醉作用,导致菜青虫饥饿死亡,减少了菜青虫数量,尤其是4~5龄幼虫数量,另一方面则因菜青虫未死前常处于麻醉状态而失去了取食为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2.
新化合物苦皮藤素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鉴定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并以这些化合物为“模板”进行人工合成,筛选出高效、经济、安全的害虫控制剂,是农药新品种开发的重要途径。最负盛名的例子是溴氰菊酯等一系列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杀虫剂的成功开发。 近年来,我国对植物质杀虫剂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a Max.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笔者等从昆虫毒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苦皮藤对一些主要农业害虫的作用方式,并成功地进行了菜青虫、玉米象和米象的防治试验。笔者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进修期间,在M.Jacobson,N.Wakabayashi,R.E.Redfern等协助下,又从植物化学的角度,研究了苦皮藤的有效成份,并分离出一种对昆虫具有高度拒食作用的新化合物,现将这方面结果作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53.
苦皮藤素微粉剂对绿豆象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苦皮藤素制成微粉剂1和微粉剂2,以不同浓度混入绿豆中,研究苦皮藤素做粉剂对绿豆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微粉剂浓度达到4000mg/kg时,对绿豆象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郁为100%,120 d后的繁殖抑制率分别为9 4.74%和91.80%,能有效控制绿豆象成虫的危害,但对幼虫和卵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4.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酚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羟基-5-甲基苯乙酮为原料,经溴化、甲醚化、Baeyer-Villiger氧化、醇解、Ullman反应得到具有杀虫活性的苦皮藤内生菌代谢产物2,3-二甲氧基-5-甲基苯酚。以对甲酚为原料,经溴化、Ullman反应和甲醚化反应得到3,4,5-三甲氧基甲苯,所合成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确认。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幼虫的毒杀活性和对某些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在500 mg/kg的浓度下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5.
新化合物苦皮藤素V的分离与结构鉴定简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叶碟定量载毒虫法追踪活性,经柱层析及重结晶。从杀虫植物苦皮藤根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一个化合物G。这一化合物对昆虫有独特的作用机制;破坏昆虫中肠肠壁细胞,引起昆虫上吐下泻,大量失水而亡。主要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了这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2β,8α-乙酰氧基-9β-苯甲酰氧基-1β,12-二异丁酰氧基-4α,6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经文献检索,化合物G来从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命  相似文献   
156.
5%吡氯乳油防治棉花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吡氯乳油防治棉蚜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吡氯乳油60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0.9%、73.2%、70.1%、84.4%,45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4.3%、68.8%、74.7%、85.8%,30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0.3%、78.1%、58.4%、70.4%。5%吡氯乳油对棉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达14d以上,建议田间施用剂量为30~45ml/亩。  相似文献   
157.
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相似文献   
158.
放线菌LDP-18发酵液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LDP-18是从秦岭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放线菌 ( Streptomycessp.)。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管蝶法等测定了其发酵液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 ,发酵原液对油菜菌核、烟草赤星、西瓜枯萎、苹果轮纹、番茄早疫及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 95 %以上 ;对烟草赤星、玉米大斑、小麦根腐、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 80 %以上 ;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透明且直径均达到了 15 mm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其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分别为 5 7.2 5 %和 62 .0 0 %。  相似文献   
159.
昆虫V-ATP酶(vacular-type ATPase)是以ATP为能量跨膜转运H+的质子泵,对其亚基进行干扰都会影响ATPase的活性,进而影响昆虫的生理生化指标。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V-ATPase H亚基的2个片段,合成相应dsRNA,通过显微注射导入3龄粘虫体内,观察试虫表型及存活情况,RT-PCR检测试虫体内H亚基的表达。结果表明,注射粘虫V-ATPase H亚基的dsRNA能够显著降低粘虫中肠V-ATPase H亚基的表达水平,直至导致目的基因沉默和粘虫死亡。本项研究成功实现东方粘虫体内V-ATPase H亚基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160.
为了持续获得大量短片段干扰RNA(short interference RNA,siRNA),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东方粘虫U6snRNA基因5′-端侧翼启动子序列1 426bp。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含SPH元件、八聚体序列(OCT)、远端序列元件(DSE)、近端序列元件(PSE)及TATA box等RNA聚合酶Ⅲ(RNA polymeraseⅢ,RNA PolⅢ)U6启动子的特征元件。通过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载体的方式,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进行RNAi,证明克隆得到的东方粘虫U6启动子可成功驱动shEGFP表达,具有U6启动子功能。为后续构建以东方粘虫V-ATP酶H亚基为靶基因的沉默载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