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4篇
  32篇
综合类   6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水稻芽种偏心顶杆式精量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芽种脆性大、含水率高、强度低,现有的水稻播种机大都不能满足直播要求。播种机的排种器采用偏心机构,由种轮带动推种杆、连杆等运动,偏心轴固定不动,推种杆在种轮中伸缩,推种杆与种轮形成的型孔深度随推种杆的运动而变化,从而实现播种机的精量排种。室外试验表明,播种破胸芽种时每穴1-3粒种子合格率达95%以上,破碎率低,能满足水稻芽种的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2.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试样中的氯霉素,然后将乙酸乙酯蒸发至干,用正己烷净化,再用乙酸乙酯提取氯霉素并进无水硫酸钠脱水,经C-18小柱净化。硅烷化后用微池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氯霉素是一种灵敏度较高,可靠性较强的方法,此法重复性好,假阳性少,可以进行定量鉴定。  相似文献   
103.
稻茬田油菜免耕播种机开沟部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稻茬田开沟是南方冬闲田大面积推广油菜种植的重要一环,该文采用旋耕弯刀S245作为开沟的主要部件,设计了稻茬田油菜免耕播种机开沟部件结构,并对以顺铣方式工作的开沟切削抛土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旋耕弯刀横向抛土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7.0数学软件对其进行数字求解。田间试验表明,开沟部件田间开沟抛土宽度可达1.0~1.5 m,土壤破碎率达90%,开沟作业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能满足现有油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解决了目前免耕开沟难的问题,同时数字求解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为旋耕开沟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更好实现离合器主、从动部件在一根轴上完成接合与分离,达到传递运动和动力的目的,设计了单轴梯形牙嵌式离合器。与传统的的双轴牙嵌式离合器相比,简化了结构,能满足离合器工作时的同轴度要求,提高其配合精度。该离合器已在新设计的播种机上应用,试验表明该离合器用于驱动排种器和排肥器,接合、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5.
设计了一套毯状网秧摆植机构装在小型拖拉机上,通过小型拖拉机带动毯状网秧摆植机构,将卷筒上的网秧盘平铺在田间,大大提高了插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6.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机械化生产目前是国家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研究重点,而油菜机械化种植环节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首要研究对象,通过近几年对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南方油菜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种植按照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模式进行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和作业时间,减少投入,减少对稻田土壤的碾压次数,能显著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扩大油菜生产规模效益,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割台高度调节依赖机手经验的现状,为碧浪4LZ–1.2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作物高度检测装置、割台高度检测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和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采用单侧红外反射的方式检测作物高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举升液压缸伸缩量来检测割台高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闭合时间及方向实现割台升降,以作物实际切割高度为控制对像,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调节的最大误差为2 cm,作物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范围为0~2 cm,割台在上升和下降时系统响应速度分别为0.22 m/s和0.16 m/s。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堆积试验的壤土离散元参数的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南方地区黏弹性壤土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的本征物理参数和接触力学参数,建立其用于离散元仿真的接触模型。以试验测定的堆积角为40.95°的壤土为研究对象,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通过实测试验获取壤土的本征物理参数值;借助GEMM数据库推荐的土壤接触力学参数初选范围,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得到接触力学参数值的最优值区间。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最优值区间的接触力学参数进行4因素3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获取堆积角回归模型,以实测土壤堆积角40.95°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接触力学参数寻优,得到接触力学参数的最优组合为:JKR表面能13.05 J/m2,恢复系数0.5,动摩擦因数0.15,静摩擦因数1.06,该最优组合参数仿真堆积角均值为41.07°,与实测堆积角误差为0.3%。  相似文献   
109.
油菜联合收获机结构参数对割台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 lz-3.5水稻联合收获机切割传动系统及割台进行改进,用于油菜收获。为减小油菜收获工作过程中割台振动引起的收获损失,对其切割传动系统进行了运动与动力分析,建立了系统水平振动的微分方程,并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分析了机构运动时飞轮及割刀上惯性力产生的原因和割刀惯性力及切割冲击力激励对割台振幅、速度、加速度的影响。通过在飞轮上配重和改进设计,使连杆质心向飞轮曲柄销移动,可以减小惯性力。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设计可以使振动速度、加速度减小,振幅减小11%左右,大大改善了收获机的工作性能,减小了收获损失。  相似文献   
110.
水稻秸秆收集与连续打捆复式作业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体打捆机捡拾联合收获后田间滞留的水稻"站秆"及"残茬"收净率较低,以及圆捆打捆机绕线卸捆时需停机导致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文将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清选和粮箱等装置与圆捆打捆装置置换,在输送槽出口与打捆装置集料口处设置集料装置作为缓存区,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控制各功能部件连续作业,最终研发出集切割、捡拾、收集、打捆、集捆等功能于一体的田间水稻秸秆收集与连续打捆复式作业机。田间性能试验表明:在作业档的工况条件下,作业速度越快,成捆效率越高,但圆柱规范度程度越差;经测定,整机以中速档(1.1 m/s)连续作业3.4 h后,其成捆率为98%,生产率为0.4 hm2/h,秸秆收净率为95%。该研究为机械化收获后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以及实现农业生产中农机具的一机多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