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观赏竹整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圆形竹秆改变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心形等形状,对竹子的观赏和工艺价值无疑具有较大意义。本文采用木模整形法,以竹类植物的秆形生长规律为理论依据,将不同大小的毛竹秆形加工成各种预期的形状。整形过程只需40~50天,分样笋选择、套模时间、木模制作、套模技术、管理措施、拆模时间等六大技术环节。实践证明,木模整形法省工省料、简便易行,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观赏竹整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2.
对研制的林木种子去翅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设计制造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3.
<正> 一、特征特性 秦优7号原名杂86,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育成的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陕西省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高产、双低优质杂交品种,其生长势强,整齐度好;分枝性强,部位适中;现蕾一致,开花集中;灌浆速度快,果长粒多,果层较厚;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74.
~~ 2003年 10月,由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研 制 的 该 设 备 在 大 兴 安 岭 加 格 达 奇 营 林 局 技 术 推 广站 安 装 ,2004年 4月 对 该 设 备 进 行 了 调 试 验 收 ,总 烘 干量 为 3500kg 樟 子 松球 果 ,干 燥 周 期 为 5天 ,球 果 开裂 程度 达 到 99%。 随  相似文献   
75.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多数发生于第三至六胎,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76.
采用室内生测和生理实验的方法,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萝卜Raphanus sativus、黄瓜Cucumissatirus作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藨草Scirpus triquetet的化感作用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藨草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液对3种作物均有化感效应,随着萃取组分极性的增加,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同时,不同萃取组分对作物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降低了根系活力,不同组分对作物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表明藨草对小麦、萝卜、黄瓜均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以大豆(Glycine max)豆粕水解多肽为原料,硫酸亚铁为铁源,比较不同的抗氧化剂对于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氧化的抑制效果,选择最佳比例的抗氧化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豆多肽亚铁螯合物的螯合工艺条件,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与亚铁盐的质量比为0.150∶1,多肽与亚铁盐质量比为1∶1,p H 4,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铁螯合率为86.60%,螯合物得率可达46.49%。  相似文献   
78.
为了筛选出防治大豆蚜虫高效的农药及用量,选用常见5种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双甲脒乳油对大豆蚜虫的LC50分别为3.172、0.328、4.889、4.516、2.108 mg/L;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对大豆蚜虫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分别为95.05%、94.74%、88.02%、89.67%和87.02%,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92.01%、90.70%、88.28%、97.64%和88.35%.在大豆蚜虫的田间防治中,可推荐使用5%啶虫脒乳油、2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79.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一个稻米垩白粒率高温耐性QTL,为外观品质育种及解析垩白粒率高温耐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非洲栽培稻耐热品种IRGC102309(Oryza glaberrima Steud.)和籼稻品种R9311(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为亲本构建的栽培稻种间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5-23为材料构建次级分离群体,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采用垩白粒率高温钝感值为评价指标,对非洲栽培稻垩白粒率高温耐性 QTL 进行检测。【结果】 在BC6F2分离群体,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与垩白粒率耐热性状极显著正相关(P=0.0005)。进一步利用BC6F3和BC6F4分离群体,采用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200-RM5796区间重复检测到一个灌浆期垩白粒率耐热性QTL, 命名为qHTCGR5,分别解释11.4%和17.5%表型变异。根据BC6F4分离群体的纯合重组体表型分组,利用置换作图方法将目标QTL同样定位在SSR标记RM1200-RM5796之间,遗传图距为1.3 cM,物理图距约为333.4 kb。【结论】 控制垩白粒率耐热性的qHTCGR5是一个能够用于稻米外观品质育种的新QTL。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百合连作障碍问题,以卷丹百合为材料,2018—202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计百合—百合(百合连作)、百合—晚稻(水旱轮作)、早稻—晚稻(双季稻)3种种植模式,测定百合、水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百合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合生育期达140 d,在7月20日之前成熟收获,可以进行晚稻种植,晚稻生育期为112 d,在10月16日前成熟收获;水旱轮作处理的大田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有所降低;总产值、总收入分别达到14 877.35、6 457.65元/667m2,产投比达到了1.77。水旱轮作处理模式在湘南地区种植物候期连接合理,水稻和百合均能正常生长收获,能改善大田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能明显抑制大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繁殖生长,降低百合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百合连作和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收益明显大于双季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