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运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海南沼虾(♀)×日本沼虾(♂)杂交试验,获得了可育的F1代杂种,并对F1代及其双亲进行了RAPD分析。共进行6批杂交试验,4批抱卵,3批获得杂交虾,成活率分别为30%,48%,64%。形态上,F1代兼有双亲特征,但偏向父本。RAPD扩增结果显示,海南沼虾和日本沼虾的扩增带型存在显著的差异,F1杂种兼有双亲的特征带,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785 6,父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10 9,母本与F1的遗传距离为0.423 8。从分子水平确认了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种间杂交的成功,并为进一步寻找经济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3个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例,研究了农业科研机构中科研管理队伍的组成,分析了科研管理队伍的组成与科研成果产出的相关性,阐述了农业科研机构中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和素养。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中的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本身具管理专业教育背景或由专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而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其兼具专业和管理的双重能力;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与具管理学背景人员的比例呈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有效配置的重要性。农业科研机构可通过短期培训、学位教育、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以便更好地发挥科研管理在农业科研机构成果产出与转化中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海南沼虾遗传方面信息,利用ITS-1分子标记技术对珠江海南沼虾群体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其ITS-1片段在1700~1900 bp之间,较日本沼虾短;②其碱基含量变化范围为:27%~30%(A),27%~31%(G),14%~16%(C),43%~46%(G+C);③其ITS-1序列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SSR序列信息,具体为(AG)n,(GA)n,(AGT)n,(AGC)n,GCA)n重复,在个体中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00%,100%,25%,12.5%,12.5%.(AG)n,(GA)n是多态位点;④BLAST比对结果表明,海南沼虾同日本沼虾和刀额新对虾都有较高的同源性.此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海南沼虾ITS-1方面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海南沼虾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X射线对鲤鱼精子进行不同照射时间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精子与正常鲤鱼卵进行授精试验,以检测X射线对鲤鱼精子遗传物质的灭活效果。X射线强度为100kV,5mA,源距10cm,照射时间为0、20、30、40、50、60、70和80min。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在0~50min之间,总出苗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在50~60min之间,总出苗率又呈升高趋势,超过60min,总出苗率又呈逐步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另一方面,随照射时间的增加,正常苗率逐步下降,而鱼苗畸形率逐步升高,照射50min以上,鱼苗畸形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在强度为100kV,5mAX射线管照射下,照射时间为60min时,鱼苗畸形率为100%且出苗率最高,是灭活鲤鱼精子和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的最佳照射时间。本文填补了近年来定量研究X射线灭活精子遗传物质的空白,为应用X射线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四种金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红白龙睛蝶尾、狮头、黑龙睛、红白高头珍珠鳞四个品种金鱼进行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试验从选用的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72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大小为300bp~2500bp,其中4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各品种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98%,40.29%,48.61%,30.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1704~0.2954。遗传距离显示四个品种金鱼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狮头与红白高头珍珠鳞遗传距离最大(0.2303),红白龙睛蝶尾与黑龙睛遗传距离最小(0.0784)。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红白龙睛蝶尾和黑龙睛亲缘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狮头,最后为红白高头珍珠鳞。引物OPY17扩增获得的350bp片段为红白高头珍珠鳞的特异分子标记,可用于红白高头珍珠鳞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杂交青虾“太湖1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池塘养殖太湖青虾为对照,对杂交青虾"太湖1号"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青虾"太湖1号"肌肉的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9.5%和80.84%,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32%和66.94%,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酸中EPA和DHA总量分别为0.83%和1.74%,差异不显著(P>0.05);主要微量元素比例合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杂交青虾"太湖1号"肌肉主要营养成分与太湖青虾基本一致,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运用RAPD技术比较建鲤雌雄之间的遗传差异,以筛选性别相关的DNA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7个RAPD随机引物,其中18个引物扩增出了群体水平的性别差异.用该18个引物对个体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某些条带在不同性别出现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未发现个体水平性别特有条带.  相似文献   
18.
麻醉剂丁香酚对日本沼虾脱壳、繁殖和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丁香酚对日本沼虾脱壳影响的观察、对日本沼虾交配行为影响的观察、对胚胎发育的观察以及低浓度的丁香酚对运输的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低浓度的丁香酚可明显促进脱壳;日本沼虾进入镇静状态时缩短了交配活动时间,观察到最短交配时间为25min,提高了交配成功率;丁香酚对早期胚胎发育(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等)无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后期胚胎如潘状幼体心率,由240次/min减少到80次/min左右,但心率恢复后胚胎发育无异常;而麻醉剂浓度为20mg/L时,能显著提高运输后期的成活率,特别是促进了日本沼虾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青虾高血糖激素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首次克隆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高血糖激素(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mone,CHH)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首次检测了CHH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青虾CHH基因cDNA全长1 017 bp,包括241 bp的5′UTR,40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355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135个氨基酸。成熟肽包含6个CHH家族中位置保守的Cys残基。青虾CHH成熟肽C端为GK,确定为ES型CHH基因。蛋白相似度比对显示,所分离的青虾CHH被归为CHH家族I型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青虾CHH多肽与罗氏沼虾聚在一起,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HH基因在青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由高到依次为眼柄、精巢、腹神经节、脑、肠、肝、心脏、卵巢。以卵巢为参照其表达量设为1时,眼柄与精巢CHH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卵巢的500倍和250倍,由此推测CHH基因可能与雄性生殖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织切片及类固醇激素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幼虾发育第1~31d的精巢、卵巢及促雄腺发育的起始时间、发育过程及成熟时间。结果表明:青虾幼虾发育到第10d(PL10)时促雄腺呈索状结构开始发育,随后经历增殖期(PL10)、合成期(PL13)和分泌期(PL19)3个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形成完整的促雄腺。青虾精巢和卵巢均在幼虾发育第13d(PL13)开始发育,精巢形成不规则排列的精原细胞,而卵巢生殖上皮开始分化为椭圆或多边形的卵原细胞。精巢经精原细胞期(PL13)、精母细胞期(PL16)、精细胞期(PL19)和精子期(PL22)4个发育阶段成熟,此时成熟的精巢生精小管内充满成熟的精子。卵巢经卵原细胞期(PL13)、初级卵母细胞期(PL16)、次级卵母细胞期(PL16)和卵子期(PL19)4个时期发育成熟,此时卵巢充满成熟卵子。从PL1到PL22,睾酮分泌量逐渐增加,维持在稳定水平至PL25后逐渐下降;从PL1到PL19,17β-雌二醇的分泌量逐渐增加,维持在稳定水平至PL25后逐渐下降。本研究显示:促雄腺与精巢发育过程均持续10d,但促雄腺早于精巢3d开始发育和成熟,这可为性别和生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性别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