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 ̄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 ̄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选用 6个籼型光 (温 )敏核不育系 ,5个籼型父本 ,按 6× 5NCⅡ设计 ,共配 30个组合 ,对亲本一般配合力 (GCA)及杂种的特殊配合力 (SCA)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筛选了一批优良的两系亲本材料 ,不育系中籼型以X0 7S、3418S为好 ,父本中紫恢10 0、明恢 6 3、2 346配合力为好。 (2 )在本研究中播始历期和结实率SCA与GCA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籼杂中株高、穗实粒 ,有一定的联系 ,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 ,一般至少有一方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高。 (3)初步筛选了 3418S/2 346、3418S/明恢 6 3、X0 7S/2 346、X0 7S/紫恢 10 0等强优组合 ,在本试验中单株产量均显著超过汕优 6 3。文中对供试不育系和初步筛选的强优组合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安徽扩大粳稻生产面临难得机遇,从安徽粳稻生产情况和育种状况,分析安徽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粳稻发展规划,建议建立稳定的粳稻育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主导品种筛选及应用;强化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合理规划,推进产销区对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理念,树立品牌效应,促进安徽粳稻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守海  吴爽  杜士云  王德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73-7674,7677
[目的]介绍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皖2311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和农艺性状。[方法]以籼稻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为母本,与籼稻品系3401杂交,经5年8代选择育成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皖2311S(简称2311S)。[结果]2009年8月3日至9月21日2,311S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99.93%~100.00%,套袋自交不结实,稳定不育期50 d。2010年7月21日至9月6日,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99.82%~100.00%,套袋自交不结实,稳定不育期48 d9,月8~10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97.11%~99.93%,套袋自交结实率0.24%~1.08%9,月13~21日,又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99.73%~100.00%,套袋自交不结实。2011年7月8日至9月21日,连续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99.55%~100.00%,套袋自交结实率0.00%~0.13%。长日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0℃。[结论]该不育系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米质优,比较适宜选配中籼优质米组合。  相似文献   
15.
吴爽  刘莉  王守海  王德正  孙传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48-8053,8056
文中主要从性状定位和基因克隆方面对产量构成三因子,即分蘖、穗粒数和粒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同时详细阐述了影响产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株高和杂种优势等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就影响单株产量的分子基础、激素与产量的关系、水稻产量性状的定位策略3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齐齐哈尔半干旱地区使用自动虫情灯诱集昆虫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鳞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昆虫占绝对优势;诱集到的昆虫中,森林害虫和农业害虫占较大比例,其中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e)数量最多,3年中共诱集到17 500头,占总诱集数量的31.15%;诱集害虫的同时也诱集到一些益虫,但数量不足以影响生态平衡。因此,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具有良好的害虫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皖2305S是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中间品系2301S/CBB23F14为母本,与自育品系1892S/3401F6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含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不育起点温度低,不育性稳定,易繁殖制种,配合力好,在合肥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30 d,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2305S/华占进入湖北省早熟中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生产工艺来获得QT600-3球墨铸铁件,开展小组的作业活动,珠光的体含量为75%,这种材质均匀并且有良好的金属性,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高的优点,更为主要的是,他还可以节约能源,从而做到缩短生产周期,来降低工业生产的主要成本,从而,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让人满意的质量效果.这样的研究,更是可以为企业开展小组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非常值得借鉴,考究参考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两优110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皖2311S和自育的恢复系皖恢340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在2013—2014年的安徽省水稻区试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稻2016040)。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2 3 0 1S/H70 5 8有关性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基本苗和最高苗对有效穗有显著影响 ,秧龄和施氮水平对分蘖性状影响很小 ;产量构成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穗实粒数和有效穗 ,而这两者也达显著负相关 ;栽培措施中栽插密度为主要限制因子 ,它与穗实粒数达显著负相关 ,而与有效穗达显著正相关。辅助试验说明 ,适宜播期为 4月底至5月初 ,过迟则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