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开展本科专业评估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环境类专业肩负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建立科学合理环境类本科专业评估模式有助于明确各个高校在本科教学存在问题和不足,起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的作用.该文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等级的确定、评估模式和评估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安徽省环境类本科专业评估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以期更好地推动安徽省环境类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32.
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用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的光化学降解作用。结果表明,SDBS、农乳603、农乳404、0206B在低剂量下对乙草胺具有光敏化降解效应,高剂量下却有光猝灭降解效应;Tween80能促进乙草胺的光解;CTAB、农乳500、农乳601、农乳404和农乳603能延缓乙草胺的光解。然而,当具有光猝灭作用和光敏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或两种均是光猝灭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其联合作用均表现为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中百菌清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水中百菌清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60和Span20对百菌清的光解均有光敏化作用,光敏率分别为18.78%、2.85%、58.55%和57.9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百菌清光解有强烈的光猝灭作用,光猝灭率达57.59%;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百菌清的光解影响较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十二烷基磺酸钠和Tween60浓度的增大,百菌清的光解速率逐渐增大,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百菌清的光解速率减慢,甚至产生光猝灭效应;不同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对百菌清光解的影响比表面活性剂单独存在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4.
乙烯菌核利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乙烯菌核利在4种有机溶剂中的光解动力学状况。结果表明,高压汞灯下乙烯菌核利在甲醇、乙腈、正己烷和丙酮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27.51min、46.52min、1.32h、46.52h。太阳光下乙烯菌核利在乙腈中光解极其缓慢,在丙酮、甲醇和正己烷中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0.70h、14.17h、24.58h。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溶剂对乙烯菌核利的光解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作为反应基质的溶剂对溶质在光吸收上的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35.
作为高毒杀虫剂甲胺磷的替代产品,乙酰甲胺磷的大量使用对农产品安全造成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以番茄植株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用含0.5 mg·L-1 Cd2+和1.0 mg·L-1乙酰甲胺磷的混合营养液直接作用于番茄植株的根部,通过测定营养液和番茄木质部液中Cd2+与乙酰甲胺磷随时间的浓度变化,研究Cd2+与乙酰甲胺磷在番茄植株中迁移的互作影响。研究发现,营养液中的Cd2+和乙酰甲胺磷均能被番茄根部吸收,经木质部向上迁移。Cd2+的存在抑制了番茄根系对营养液中乙酰甲胺磷的吸收与向上运输,而营养液中的乙酰甲胺磷能促进番茄根系对营养液中Cd2+的吸收转运。  相似文献   
36.
分析农药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探讨农药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改模式,对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需要的农药学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38.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滴丁酸具有药效高、价格低的优点,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防除禾本科作物的双子叶杂草、莎草、及某些恶性杂草。为从分子层面上考察2,4-滴丁酸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本试验选择牛血清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圆二色光谱(C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一分子的2,4-滴丁酸能够与一分子的牛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蛋白的内源荧光被猝灭,这个过程主要靠疏水作用力驱动,同时也伴随着蛋白构象的改变,以此判断两者的结合机制属为静态猝灭。研究表明:2,4-滴丁酸具有潜在的环境毒性,同时也为今后评价其在人体的致毒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究氟唑菌苯胺对水生生物的立体选择性毒性效应,测定了氟唑菌苯胺对映体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急性毒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氟唑菌苯胺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更高的急性毒性,是R-氟唑菌苯胺1.2倍。高剂量暴露浓度下,S-氟唑菌苯胺对小球藻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抑制率分别为35%、28%、37%,是R-对映体的2.1、1.9、2.8倍,表明氟唑菌苯胺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立体选择性急性毒性可能是由于对映体对光合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差异造成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低毒对映体R-氟唑菌苯胺被优先降解,第7天时R-氟唑菌苯胺和S-氟唑菌苯胺降解率分别为82.5%和65.8%,EF值为0.12,且对映体构型稳定。研究结果为氟唑菌苯胺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手性农药立体选择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0.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辣椒色素及不同色素浓度对百菌清于水溶液中的光解。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水中的光解速率为辣椒黄色素>辣椒红色素;随色素浓度的增加,在100 mg·L-1的辣椒色素水溶液中,辣椒黄素有显著的光敏化作用,而在50 mg·L-1的辣椒红色素溶液中,辣椒红色素有显著的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