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76篇
  89篇
综合类   911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611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5个不同耐冷级别品种按1/2p(p-1)配制15个组合及其亲本在籼稻区(F1)、籼粳交错区(F2)和温凉粳稻区(F1、F2、F3)进行云南稻种颖壳、花药大小和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耐冷稻种在冷害条件下颖壳变窄、花药大小相对稳定、结实率较高,花药长缩短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 极弱耐冷品种十和田则呈极显著正相关(0.924**)。(2)极强耐冷的昆明小白谷、丽粳2号耐冷性状的GCA较高,用它们作耐冷基因供体、十和田作轮回亲本已获得一批耐冷性近等基因系。(3)不同世代同一稻区和同世代不同稻区的耐冷性状及SCA在不同稻区存在明显差异。(4)籼粳杂种后代在温凉粳稻区粳型性状变异同时伴随着耐冷基因的累积;而在籼粳交错区和籼稻区则有利于籼型性状的遗传进化。  相似文献   
992.
秋末冬季及初春,天气寒冷、多雨潮湿、气候多变、突变,加之舍内通风不良,猪只拥挤,管理失控,猪喘气病发生明显增多,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3.
粳稻镇稻88及栽培技术郭世平王帮全吴明(江苏省弓京港农场农科所224236)镇稻88是镇江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品种,其组合为2574-04/月光。1994年参加省中粳联合鉴定,表现高产。1995年参加淮北中粳区域试验,产量列居参试品种之首。1996年我……  相似文献   
994.
渭北旱塬冬小麦籽粒PPO活性和YP含量基因型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黄色素(YP)含量是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2个重要因素。为了解渭北旱塬冬小麦控制PPO活性(Ppo-A1和Ppo-D1)和YP含量(Psy-A1和Psy-B1)基因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和分布,本研究利用其功能标记PPO16、PPO18、PPO29、YP7 A、YP7 A-2、YP7 B-1和YP7 B-2,对46份渭北旱塬小麦品种的4个位点等位变异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小麦品种在控制PPO活性Ppo-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即Ppo-A1 a和Ppo-A1 b,分别占48.3%和54.3%;在Ppo-D1位点也存在2种等位变异,即Ppo-D1 a和Ppo-D1 b,分别占54.3%和48.3%。2个位点存在4种等位变异组合类型,即Ppo-A1b/Ppo-D1 a(最低PPO活性)、Ppo-A1a/Ppo-D1 b(最高PPO活性)、Ppo-A1b/Ppo-D1 b(较低PPO活性)、Ppo-A1a/Ppo-D1 a(较高PPO活性),分别占34.8%、28.2%、17.4%、9.6%。在控制YP含量Psy-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即Psy-A1 a和Psy-A1 b,分别占56.5%和43.5%,没有发现含Psy-A1 c等位变异品种;在Psy-B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其中以Psy-B1 a为主(52.2%),Psy-B1 b次之(41.3%),Psy-B1 c较少(6.5%)。控制YP含量2个主效位点存在6种不同变异组合类型,以Psy-A1 a/Psy-B1 a(较高YP含量)比例最高(39.1%),Psy-A1 b/Psy-B1 b(最低YP含量)(28.3%)次之,其次为Psy-A1 a/Psy-B1 b(中等YP含量)(13%)和Psy-A1 b/Psy-B1 a(较低YP含量)(13%),以Psy-A1 a/Psy-B1 c(最高YP含量)(4.3%)和Psy-A1 b/Psy-B1 c(2.1%)比例最低。总体来看,渭北旱塬地区小麦含低PPO活性的基因等位变异组合所占比例较高,较高YP含量的等位变异组合所占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95.
根据Legendre多项式的正交、可加和普适的特性,将关于时间的Legendre多项式镶嵌在遗传模型的每个遗传效应中,建立了动态性状主基因分离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求解模型参数。同建立在混合Logistic模型基础上的动态性状主基因分离分析法相比,新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明显的优势:1)适合任何动态性状;2)能够同时分析主基因遗传效应和各种系统环境因素对动态性状变化过程的影响;3)便于计算;4)很容易推广到其他资源群体和复杂交配群体,充分利用多世代的资料实现对主基因的联合分离分析。以大豆1个F2群体为例采用新方法探索影响豆荚生长发育过程的主基因,结果表明:用2阶Legendre多项式能最佳的拟舍主基因的作用和豆荚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豆荚的生长发育过程受1对呈完全显性的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质量稳定的小麦原粮可以保持加工工艺及其参数基本不变,减少加工过程中人为干预,并降低工艺调整过程损耗,同时保证面制品质量的稳定性。开展品种质量稳定性评价可以为加工企业采购质量稳定的原粮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2019年邢台市和邯郸市种植的7个小麦品种师栾02-1、济麦22、良星99、邯6172、婴泊700、鲁原502和藁优2018为参试样品,采用变异系数定量表征品种在多年、多地的质量稳定性。将容重、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相乘,计算其乘积的变异系数,作为质量稳定性的综合性表征统计量。对同年同地的品种两两配对,分析其质量指标的稳定性。【结果】参试样品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质量指标乘积变异系数的波动范围分别为0.06%—5.50%、0.01%—12.21%、0.03%—10.02%、0.4%—138.69%、0.32%—140.01%。配对分析显示,品种容重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藁优2018、鲁原502、邯6172、良星99、婴泊700、济麦22、师栾02-1。籽粒粗蛋白含量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藁优2018、邯6172、婴泊700、鲁原502...  相似文献   
997.
杨树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进行了杨树人工林平衡施肥试验、示范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明显促进杨树生长,不同施肥配方间,以N150P50K100施用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材积增幅达到了83.1%,示范林平均净增收达6177.00元/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98.
四川地处祖国西南,幅员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生态角度来评价,是一个“南北兼具、东西合璧”的省份。境内山势雄伟,河流纵横,物种丰富,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品位很高,空间组合配套好,其中不少属于世界极品。四川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为生态旅  相似文献   
999.
寒冷易导致动物体温过低,引起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机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生长缓慢,产子率下降,发病率高,常诱发感冒、风湿、关节炎、冻伤,有的还诱发肠炎、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冬春季节采取确实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防寒保暖,可使养殖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00.
变频控制技术依赖的是变频器,变频器顾名思义就是改变频率,改变对象是电机工作电源,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交流电动机,使其运转速度能得到提高,使电能消耗能降低,所以电频器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备受青睐。中央空调系统也不例外,变频控制技术是控制变频器的一种关键技术,所以其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使中央空调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