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黑穗醋栗果实内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合成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明确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AsA含量与代谢合成相关酶之间的关系,为全面揭示黑穗醋栗果实AsA积累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3个不同黑穗醋栗品种(‘亚德’‘布劳德’和‘黑丰’)为试材,测定果实在幼果期、膨大期、半转色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时还原型抗坏血酸(As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以及AsA合成与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 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大小、AsA含量以及AsA相关代谢物水平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其中‘亚德’单果重最大,为1.97 g。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抗坏血酸(T-AsA)和AsA含量在3个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在幼果期含量最高,其中‘亚德’幼果期果实中AsA含量最高,为83.17 μmol·g -1 FW,随着果实的生长迅速下降,在成熟期降至21.28 μmol·g -1 FW;3个品种果实中GSH和T-GSH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升高时期或增加幅度不同;GSSG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成熟果中‘黑丰’含量最低,为0.008 μmol·g -1 FW,仅为‘亚德’的10.2%。AsA-GSH循环再生代谢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成熟期降至最低,其中‘布劳德’果实中DHAR和MDHAR活性略高于‘亚德’和‘黑丰’;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幼果期最高,‘亚德’幼果期果实中GR活性最高(0.06 μmol·min -1·g -1 FW),之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不断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与之相似;L-半乳糖途径的关键酶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与AsA含量变化相一致,且‘亚德’果实中GalLDH活性在幼果期和成熟期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GalLDH与T-AsA、AsA、DHA、DHAR和MDHA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可达0.91以上,即果实中GalLDH活性越高,果实中AsA含量也越高;DHAR和MDHAR与T-AsA、AsA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APX与T-GSH、GSH间相关性较强。【结论】 黑穗醋栗幼果期果实中AsA含量最高,且品种间差异显著;GalLDH、MDHAR和DHAR可能是黑穗醋栗果实中AsA合成代谢的关键酶,黑穗醋栗果实中AsA含量积累主要取决于GalLDH活性,说明合成途径起着更关键的作用,而AsA-GSH循环再生途径相关酶对AsA合成也有一定的贡献,黑穗醋栗高AsA含量的积累是由合成途径与循环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蓝果忍冬品种"邱雷姆"和"娜雷姆"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旨在为蓝果忍冬的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蓝果忍冬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同,单独添加2,4-D(0.5-2mg/L)可有效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100%;单独添加6-BA和TDZ并不能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6-BA(1-2mg/L)与2,4-D(0.2、0.5、1.0mg/L)配合使用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使绿色致密型愈伤组织增加,愈伤量增多;添加6-BA、IBA、KT组合的三种生长调节剂,品种邱蕾姆的出愈率和愈伤量好于品种娜蕾姆,三种添加方式相比较而言,6-BA与2,4-D组合诱导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蓝果忍冬品种邱雷姆和娜雷姆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添加一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蓝果忍冬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不同,单独添加2,4-D(0.5~2 mg·L-1)可有效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出愈率达100%;单独添加6-BA和TDZ无法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6-BA(1~2 mg·L-1)与2,4-D(0.2、0.5、1.0 mg·L-1)配合使用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增加绿色致密型愈伤组织,愈伤量增多;添加6-BA、IBA、KT组合的三种生长调节剂,品种邱蕾姆出愈率和愈伤量优于娜蕾姆,三种添加方式比较而言,6-BA与2,4-D组合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研究可为蓝果忍冬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家蚕杂交组合配合力测定实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家蚕5对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与其杂交亲本及全国指定统一对照种品种菁松×皓月、本地对照品种新蚕三号的杂交优势分析比较,结合饲育性状表现,评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 871×872、338×329、夏芳×秋白3对杂交组合的产茧量、茧质和抗性等育种指标的综合成绩均优于或相当于对照种,表现出超亲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探寻建立苗药红禾麻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比较分析野生与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红禾麻原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为0.212~0.769,存在明显的产地差异;每个野生药材与对应的引种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大部分在0.75以上。建立的红禾麻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红禾麻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红禾麻野生药材之间、野生与对应引种药材之间的指纹图谱差异,表明环境因素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现有智能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时受地形起伏及田间复杂地表状况的影响,对播种作业质量有较显著影响。为此,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播种机不同位置,在留茬免耕地表工况下采集免耕播种机在田间的多种作业信息,测试并分析播种机各位置的振动频率,对播种机各位置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根据振动测试结果,分析在振动工况对播种作业质量的影响,研究振动信号对排种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机作业速度、地表土壤墒情对振动信号产生有显著影响;免耕播种机前进速度在3~9km/h时,播种机的振动频率分布在3~10Hz;播种机作业速度提升,振动加速度明显提升,但不影响振动能量的的分布。研究可为提升智能免耕播种机的作业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MaxsignalTM AOZ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通过对精密度、回收率和检测限等项目的测定,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呋喃唑酮代谢物标准液在0.05ng/mL~4.5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微孔板孔间变异系数为3.2%~7.7%。样品批内变异系数为5.2%~8.4%,批间变异系数为6.3%~8.9%,平均回收率为94.5%~98.4%。试剂盒的理论检测下限为0.05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1月1日上午,内贸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同志视察了内贸部成都粮食科学研究所.在听取了该所领导关于科研工作及储粮害虫防治中心的工作汇报后自副部长指出:要把防治中心办好,为基层服务.要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把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广灵县仁用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进员 《农技服务》2013,30(5):547-548
广灵县栽植仁用杏历史悠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现有的仁用杏面积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建成了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但是由于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开花结实早,遭受冻害的几率大,影响产量,限制了广灵县仁用杏产业全面快速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从选址、栽植、防冻技术上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