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利用94对微卫星标记,对52尾双单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第10腹椎骨的长度和高度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Poli1222TUF、Poli1418TUF、Po1、Po91、Poli1498TUF、Poli11795TUF与第10腹椎骨长显著相关(P<0.05);Poli1406TUF与第10腹椎骨高显著相关(P<0.05);Poli1143TUF、Poli1356TUF和Poli1388TUF则与第10腹椎骨长和骨高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研究表明,这些标记可以作为牙鲆辅助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2.
利用中药材生长基地的丹皮发育期观测数据和气候资料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实际勘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丹皮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指标。根据GAP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丹皮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为药农朋友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为丹皮这一需求量大的大众药品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3.
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效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进行了其田间剂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4~6 g,能有效防治稻飞虱,且防治效果好,可持续15 d以上.  相似文献   
164.
从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农田监测点的布设、探索新工作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梨树县土壤墒情检测工作现状,并分析了墒情与旱情监测效果,以期为该县土壤墒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5.
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与建议,提出我国种质资源相关工作已进入种质遗传多样性收集和深度评价阶段,目前建成了集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交流、人才培养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子平台,形成了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体系;构建了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为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全基因组学开始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评价,正迅速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热点;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工作持续进行,为我国西瓜甜瓜的育种、栽培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不同种源欧洲花楸(Sorbus aucuparia L.)开展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欧洲花楸在种子质量、幼苗形态及苗期在引种地生长状况等均有差异.根据对幼苗移栽、抗性及幼苗管理试验分析,初步确定欧洲花楸波兰种源为最适宜引进种源.  相似文献   
167.
基于1998—2011年的SPOT VGT NDVI数据,运用最大化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甘肃河东地区连续14 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河东地区植被南多北少。在时间上,整体植被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28·(10a)-1。其中,前4 a NDVI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0.392下降到 2001年0.314;后10 a 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330上升到2011年的0.378。在空间上,陇南山区中北部、陇中高原南部植被呈增加趋势;而陇东高原东南部、甘南草原区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8.
周丹  付成华 《农学学报》2014,4(11):92-95
以实际工程——巴中市上八庙镇土地整理为例,从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出发,分析了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同时分析了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学应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和项目的经济效益,以期为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农作物整体化、系统化生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9.
[目的]进行7个果桑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方法]2014年引进7个果桑品种(大十、红果2号、四季2号、台湾超级长果、果选2号、珍珠白、桂花蜜),并连续4年对其进行引种观察,比较其树体特征、物候期特征、结果习性特征。[结果]7个果桑品种中,6个品种适应性表现较好,能正常生长结果,只有台湾超级长果越冬时新稍冻死,从而影响其长势、产量。其中,大十、四季2号在引种地表现优良;大十出芽时间早、长势优良、叶形大、分枝数多,产量高;四季2号长势、产量次之,但口味甜,果色紫黑色,果质优良。桂花蜜、珍珠白发芽迟,成熟晚,能延长果桑采摘期。[结论]大十、四季2号能作为优良品种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推广;桂花蜜、珍珠白可作为晚熟品种进行辅助推广。  相似文献   
170.
通过样方调查,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测定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天然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对苦槠种群龄级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苦槠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静态生命周期表表现出苗丰富,Ⅱ龄级以上的存活数呈现下降、Ⅲ龄级以上处在上升稳定发展期、Ⅵ龄级以上呈递减变化趋势特征,这是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和种群内外部之间竞争造成的;存活曲线接近于迪维(Deevey)C型,表示幼苗期死亡率很高,随后死亡率低而稳定。龄级数量有较充足的后备资源,不是连续向成年发育;龄级结构特征为I龄级苗比重大,向Ⅱ~Ⅳ龄级以上高阶径转换过程中数量下降,不连续发育,在Ⅴ、Ⅵ龄级达到稳定,Ⅶ龄级以上向成熟林迈进趋势减少,这都是环境条件的筛选作用结果;种群结构量化结果表明为增长稳定型种群,说明苦槠种群在自然状态下能保持稳定和扩散。通过加强苦槠天然林的保护,适当人为干扰,开展结构化森林经营,保持种群的聚集性生长,促进种群更新,可维持苦槠数量和范围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