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篇
  34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8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针对四种不同的牛奶脂肪酸分析方法,按牛奶样品来源分为2个区组,即区组I为8头奶牛个体按每天早、中、晚产奶量加权后的混合样;区组II为60头牛早上挤完奶的混合样,每组16个重复。由于不同CLA异构体间的生物学效果不同,采用常规的气相分离柱(60m)不能完全区分CLA异构体。因此,以Kelly等[1]和Palmquist[2]方法为参照,在利用离心方法和离心加有机溶剂分离乳脂肪并结合酸碱混合甲酯化的基础上,利用进口安捷伦公司HP6890N气相色谱仪结合100m长硅胶毛细管柱(HP2560),采用通过程序升温,气相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乳中常规脂肪酸及其CLA异构体(4种)进行区分,不仅对于乳脂大部分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能弥补乳脂肪提取时存在耗时、工作量大、环境污染、成本高和处理效率低的缺陷。该分析方法每天可以预处理300个牛奶样品,能极大地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282.
瘤胃发育是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论述瘤胃的组织形态学发育,通过对瘤胃上皮乳头长度、宽度、颜色、密度,瘤胃壁及其肌肉层厚度等相关性状的描述,探讨了犊牛日龄、饲料组成及其形态、挥发性脂肪酸,瘤胃pH瘤胃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3.
利用奶粉的溶解性,通过水和0.5%次氯酸钠溶液洗涤混有乳源性成分和牛、羊肉骨粉的饲料样品,去除饲料中的乳粉成分后,再使用16S rDNA PCR方法进行动物源性检测。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完全区分饲料中的乳粉与肉骨粉。当乳粉含量分别为25%、50%和75%时,混合饲料中牛、羊肉骨粉的检出限分别为2%、0.5%和0.1%。此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用于鉴别反刍动物饲料中非乳源性成分的牛、羊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284.
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脂多糖(LPS)对泌乳奶牛动脉血液中脂肪酸组成、摄取及血液脂质指标的影响.选用6头经产的荷斯坦奶牛(BW=(576.33±36.67)kg,DIM=(185.67±30.11)d),随机分成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7d,间隔期14d;试验组阴外动脉灌注LPS(Escherichia coli 0...  相似文献   
285.
利用小鼠模型的脲酶免疫刺激物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小鼠模型对制备的脲酶免疫刺激物进行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利用IPTG诱导脲酶基因克隆菌,大量表达脲酶UreB蛋白,用SDS-PAGE及Bradford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脲酶UreB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并乳化,制备成脲酶免疫刺激物。选择健康昆明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脲酶免疫刺激物、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生理盐水,同时设置非注射为空白对照。利用间接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利用血常规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血常规。结果表明:构建克隆菌株可以大量表达脲酶B蛋白,质量浓度为0.39 mg/mL。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效价能达到1∶10 00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对照组(P<0.05),而特异性抗体IgA和IgM效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脲酶免疫刺激物能显著提高小鼠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数及比例(P<0.05),而对血液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成功制备脲酶免疫刺激物,并能有效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为后期奶牛免疫试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86.
 【目的】分析不同体细胞数牛乳中乳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低体细胞数、中体细胞数、高体细胞数和临床乳房炎的牛乳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染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表达变化的蛋白点。【结果】在中体细胞数和高体细胞数乳中酪蛋白水解产物和白蛋白增加,在临床乳房炎牛乳中 α-、β-和κ-酪蛋白几乎全部水解,而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和结合珠蛋白等乳清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展示了不同体细胞数牛乳中乳蛋白的凝胶表达图谱,同时表明牛乳酪蛋白的水解程度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增加,至严重临床乳房炎时牛乳中酪蛋白几乎全部水解而乳清蛋白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87.
脂肪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不仅可高效补充能量需要,且在改善机体脂类代谢、提高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主要就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适口性、消化率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8.
过瘤胃氨基酸已成为调控高产奶牛理想小肠氨基酸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就目前过瘤胃氨基酸的保护方法、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及有效性的比较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89.
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 g/d)、烟酸组(烟酸,3 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 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VB混合物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硫胺素0.03 g/d+泛酸0.42 g/d+吡哆醇0.03 g/d+生物素0.04 g/d+叶酸0.04 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相似文献   
290.
近年来,通过营养调控改变牛乳组成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作者综述了通过营养调控对奶牛牛乳乳脂肪、乳蛋白及乳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