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径级火力楠木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木材干燥特性,利用小型木材干燥试验机分别对25 mm和40 mm厚锯材进行常规干燥试验研究锯材干燥工艺基准。结果表明,火力楠木材的百度干燥缺陷程度较轻,初期开裂等级为2,扭曲变形等级为2,截面变形等级为1,内裂等级为1;木材的干燥速度中等,等级为3。木材含水率为15%时的密度为0.679 g·cm-3,属中等。木材的差异干缩很小,干燥过程产生开裂的趋势较小。采用制定的干燥基准对锯材进行常规干燥,25 mm厚锯材从初含水率87.9%干至终含水率9.1%,干燥用时169.0 h (7.0 d),平均干燥速率0.47%·h-1;40 mm厚锯材从87.5%干至8.5%,干燥用时341.0 h (14.2 d),平均干燥速率0.23%·h-1。2种厚度干燥锯材的平均最终含水率、干燥均匀度、厚度上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以及可见干燥缺陷方面的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锯材干燥质量二级及以上级别的要求。本研究编制的2种厚度火力楠锯材的干燥基准合理,可为实际木材的干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中草药单味及复方提取物对原代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旨在为探明中草药治疗奶牛乳腺疾病机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种植法培养3月龄、分娩后3~5 d的昆明种远交系小白鼠的乳腺组织,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相对纯化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并运用SDS-PAGE法进行鉴定。制备5味中草药(重楼、紫花地丁、木芙蓉、半枝莲、泽兰叶)及治疗奶牛乳房炎用中草药复方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5 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分析细胞活力。【结果】将通过组织块种植法与胰蛋白酶消化法相结合,可得到纯化的有酪蛋白分泌功能的乳腺上皮细胞;中草药重楼、紫花地丁、木芙蓉、半枝莲、泽兰叶提取物在其质量浓度分别为8,40,40,1.6,8 mg/mL时,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作用最强;除了紫花地丁,其他4种中草药提取物在其质量浓度为200 mg/mL时,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中草药复方提取物质量浓度为8~200mg/mL时,对小鼠乳腺细胞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促增殖作用减弱。【结论】中草药单味及复方提取物在一定质量浓度下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产生了促进或抑制作用,且中草药复方提取物的适用质量浓度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03.
黑鲷幼鱼赖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初体重(9.13±0.09)g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投饲赖氨酸水平实测值为2.08%、2.52%、2.88%、3.25%、3.68%和4.05%的等氮等能日粮.试验期为8周,观察日粮赖氨酸对黑鲷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赖氨酸需求量.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的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黑鲷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此后则出现降低的趋势.赖氨酸低水平组(2.08%和2.52%)饲料效率较其他组低(P<0.05),其余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从2.08%上升到3.25%,蛋白质沉积率有显著提高(P<0.05),此后趋于稳定.存活率与肝体比与赖氨酸水平无关.全鱼蛋白质含量随饲料赖氨酸水平增加而增加,脂肪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各组间的灰分和水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总必需氨基酸和赖氨酸含量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升高而增加,但是在赖氨酸添加水平最高组这两个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含量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呈下降趋势,赖氨酸含量为3.68%时均达最低值,而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赖氨酸含量为3.25%时,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脂肪消化率的最高值出现在3.68%赖氨酸的饲料组.试验结果还表明,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5),过高的饲料赖氨酸水平则会降低蛋白酶活性,各组间的胃、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先下降后升高(P<0.05),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黑鲷幼鱼胃、前肠和中肠的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使用曲线模型,根据试验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同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得出其赖氨酸需要量为3.28%,占饲料蛋白质的8.63%.  相似文献   
104.
乳房炎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机选取21头临床健康荷斯坦奶牛(CMT检测呈阴性)、19头隐性乳房炎奶牛(CMT检测呈阳性)、33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分别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碱性磷酸酶(A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临床型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sa、IgM、IgG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或P<0.05).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高于健康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3组奶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 HUFA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3 HUFA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织中DHA/EPA不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鲷幼鱼[(8.08±0.09) g]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n-3 HUFA的需要量为0.87% DM;(2)黑鲷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在n-3 HUFA>0.92%时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随饲料中n-3 HUFA的添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高含量n-3 HUFA(0.94%)可使HSL活性增加近一倍。结果表明,饲料中n-3 HUFA通过同步调控脂肪合成与分解两个过程影响黑鲷幼鱼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06.
对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加标样品和实物样品两种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和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孔雀石绿检测值稳定性比隐色孔雀石绿差。制备加标样品时,应考虑样品的新鲜度、品种和个体差异;制备实物样品时,应注意样品品种、药物浓度、药浴时间、药物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试验对比研究了无菌蝇蛆蛋白粉替代中华鳖日本品系(Pelodiscus sinensis Japanese strain)(初始均重3.5g左右)常规饲料中50%的鱼粉后,对其生长、肌肉和裙边质构参数、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个月的温室养殖,50%蝇蛆蛋白粉替代组饲喂的幼鳖特定生长率相比于常规饲料组显著下降(P<0.05),而存活率有所提高(P>0.05);肌肉质构参数方面,蝇蛆蛋白粉替代组硬度降低(P<0.05),但粘性提高(P<0.05),裙边的内聚性参数显著下降(P<0.05).蝇蛆蛋白粉饲料投喂能显著增强试验鳖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抗氧化指标和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认为,蝇蛆蛋白粉可以替代中华鳖日本品系中部分饲料,但替代的适宜比例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3 HUFA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织中DHA/EPA不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鲷幼鱼[(8.08±0.09)g]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n-3 HUFA的需要量为0.87%DM;(2)黑鲷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在n-3 HUFA>0.92%时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随饲料中n-3 HUFA的添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高含量n-3 HUFA(0.94%)可使HSL活性增加近一倍.结果表明,饲料中n-3HUFA通过同步调控脂肪合成与分解两个过程影响黑鲷幼鱼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109.
"十三五"期间,随着品种选育、养殖技术、饲料营养、病害防控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大口黑鲈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发展极为迅速,2019年全国养殖产量已达47.78万吨,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淡水特色鱼。大口黑鲈一般采用传统池塘育苗方式,存活率低且易患病,存在养殖弊端。本研究依据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易管理、受控程度高的特点,培育刚出膜大口黑鲈"水花"至稳定摄食配合饲料,为大口黑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和驯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