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枯草芽孢杆菌FR4对采后草莓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FR4对草莓病原菌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在抑菌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活菌液、离心上清液和过滤液对新鲜草莓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草莓置于常温下(20±1℃),每隔24 h观察草莓的腐烂情况,并对草莓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FR4活菌液和离心上清液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效果较好,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好于对照;不同处理可明显减少草莓腐烂率,降低失重率,减少还原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损失,但对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且活菌液和离心上清液处理优于过滤液。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酶的种类及浓度、温度、pH、β-巯基乙醇预处理等条件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蛹虫草菌株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和再生条件为:0.7 mol/L氯化钠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纤维素酶5 mg/dL、蜗牛酶5 mg/dL、溶菌酶5 mg/dL、溶壁酶10μL混合酶解6 h,酶解温度为30℃,最佳pH 5,再生培养基为PDA(添加0.7 mol/L氯化钠)。  相似文献   
13.
新型酸奶发酵剂及高品质益生菌酸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60)Co-γ射线对保加利亚乳杆菌G4进行诱变处理,根据突变株的生长情况及产酸特性筛选出G4-1、G4-2、G4-3等3株弱后酸化乳酸菌.突变株与嗜热链球菌组合的新型发酵剂发酵生产的益生菌酸奶保质期长,储藏期间益生菌的活菌数存活量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基本不变,高于同类的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14.
从宁紫1号甘薯中提取和纯化β-淀粉酶,并对该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分级和Sephadex G-75相结合的方法,可使酶的比活力从287 U/mg提高到2 054 U/mg.酶经纯化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温度为60 ℃,最适pH为6.0,在pH 4.0~8.0内有较好的pH稳定性.采用海藻酸盐包埋法制备β-淀粉酶制剂,包埋率达94%,1 g酶制剂的酶活力达68 000 U,1 kg鲜甘薯可生产178 g β-淀粉酶制剂.  相似文献   
15.
蓝莓中花色苷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别提取蓝莓鲜果液,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并通过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评估其抗氧化活性,以期获得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抗氧化剂来源.结果表明:60%乙醇溶液提取物中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3.94±0.19)mg/g、(1.26±0.11)mg/g;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 1和0.785 2,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油脂氧化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 2和0.830 7,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蓝莓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在400 μg/ml时,蓝莓提取物、BHT、Ase A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2%、60.24%、90.16%,油脂氧化抑制率分别为82.80%、69.77%、14.85%. 苷含量最高,分别为(3.94±0.19)mr/s、(1.26±0.11)me/g;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 1和0.785 2,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油脂氧化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 2和0.830 7,具有较强相 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蓝莓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在400 μg/ml时,蓝莓提取物、BHT、Ase A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2%、60.24%、90.16%,油脂氧化抑制率  相似文献   
16.
水开菲儿是国外非常流行的一种软性发酵饮料,其中的开菲儿粒子是透明和柔软的,主要包括了细菌、酵母两类微生物的共生体系,共生体系中包含了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如植物乳杆菌、明串珠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酿酒酵母、毕赤氏酵母等[1,2].这个共生体系是独特的和非常稳定的,而且不包含对人体有害的病源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米酒中凝乳酶的粗酶液,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米酒中凝乳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 ℃,但该温度条件下的酶活稳定性较差,60 ℃下处理60 min,酶活性仅存15%.在实际干酪生产中,选择最适酶促反应温度45 ℃;米酒凝乳酶的最适反应pH值在4~5.5左右,此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酶活稳定性;添加0.4 g/L CaCl2,间接加快酶促反应速率,增强凝乳硬度.  相似文献   
18.
检测酿酒酵母FM-S-115、FY4和Lmb-1的耐糖、耐乙醇和耐SO2特性,再接种到黑莓汁中观察实际发酵效果,综合对比丹麦生物科技公司的商业发酵剂酵母RHYTHM.nsac,筛选出1株性能更优良的菌株FM-S-115.以加糖量、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温度3个因素优化发酵条件,考察主要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得出最适发酵工艺.结果表明,FM-S-115为最适发酵菌种,加糖量8%、接种量7.0%,20℃是最适发酵温度,该条件下发酵的果酒口感协调、色泽鲜艳、乙醇度适宜.  相似文献   
19.
黑莓汁加工中关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新鲜黑莓为原料,研究了黑莓汁加工中酶解工艺及黑莓汁配方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18%、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黑莓的出汁率达78.2%。黑莓汁最佳滋味配方为:黑莓汁93%、果葡糖浆7%、柠檬酸钠0.05%、阿魏酸0.10%。  相似文献   
20.
黑莓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浓度盐酸-香草醛法测定黑莓籽原花青素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黑莓籽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关键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0Min,pH值为4.5.在这种条件下,提取黑莓籽中原花青素得率为4.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