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的活体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17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活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性状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0.92)达极显著水平,占总相关的78.31%;活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0.79和0.84)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的54.21%和63.95%;屠宰质量、体长、眼肌面积和剪切力在渝荣1号配套系猪育种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渝荣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渝荣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20、50、80kg和120kg时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从10~80kg日增重呈缓慢上升趋势,80kg后呈下降趋势,用logistic曲线模型对累积生长进行拟合分析表明,生长拐点在62.19kg、106.05d,最大日增重957.8g/d;渝荣1号猪配套系商品猪在50kg左右骨骼和皮肤发育基本完成,80kg后脂肪大量沉积,胴体组织的生长强度顺序为脂肪>肌肉>皮>骨骼,胴体组织的早熟性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  相似文献   
13.
兔肉肉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除品种及遗传特性、饲料营养成份及组成、养殖方式外,圈舍类型也会产生影响。本文从笼养和平养两种圈舍类型综述了对兔肉肉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s,AMEA或Microbial Preparation)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将从动物体内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菌或者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动物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的良好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5.
选择体重(20.40±2.57)kg的健康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3.19、14.10、14.35、14.69 MJ/kg和14.90 MJ/kg的饲粮,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同时进行消化试验,测定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随消化能水平上升而下降,14.90 MJ/kg组采食量极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1),14.69 MJ/kg组和14.90 MJ/kg组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5);14.69 MJ/kg组日增重最高(P>0.05)。14.9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13.19 MJ/kg组和14.10 MJ/kg组(P<0.05)。各常规养分消化率随消化能水平提高而上升。由此可见,提高生长猪饲粮能量水平,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降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在本试验条件下,消化能水平为14.69 MJ/kg时日增重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5月龄左右重庆黑山羊为试验动物,配制了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23%、10.42%和12.52%的饲粮,进行了消化代谢试验和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各组间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氮沉积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粗纤维消化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瘤胃内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在各个时间点变化不明显(P>0.05);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在6h及以前降低(P<0.05),之后接近;干物质的降解率在6h及以前提高(P<0.05),之后接近;有机物的降解率在6h提高(P<0.05),之后接近;粗蛋白质降解率在12h及以前提高(P<0.05),之后接近。  相似文献   
17.
兔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纤维素的消化密切相关,微生物结构正常是维持盲肠生理功能的基础。当盲肠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后,会导致整个消化道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出现全身性病理反应。家兔的胃肠道内微生物区系随年龄的增加变化很大,因此对不同日龄家兔进行饲养管理时,应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很难将动物胃肠道的所有菌群进行培养,因此也很难鉴别各个时期动物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差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弊端,进而可以进一步确定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差别以及菌群的多样性。主要综述了DGGE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屠宰性能和宰后肌肉成熟过程中肉质的变化,为肉兔养殖圈舍建设中兔笼的选择和兔肉加工消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分别用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在同一栋兔舍内的70日龄、健康、接近群体平均体重的加利福尼亚肉兔各10只(公母各半),按家兔屠宰方法屠宰后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肌肉成熟过程中的pH、肉色、剪切力、蒸煮损失和失水率。【结果】相同日龄下,两种兔笼饲养对肉兔的屠宰重影响不显著;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和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相比,全净膛中段的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而后段的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腹腔脂肪率极显著降低(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降低(P<0.05);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股骨重、径骨重和后腿肌肉率较高,而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肝重和肾重较高。三层兔笼饲养肉兔肌肉L*值在成熟的第2天达到最大值,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在第3天达最大值;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L*值在第6天显著高于单层大笼饲养肉兔(P<0.05),第7天极显著高于单层大笼肉兔(P<0.01);但在成熟的前3天,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L*值高于三层兔笼饲养肉兔。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a*值在成熟的第2、3和5天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5),在第4天极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1)。成熟过程中,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b*值比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高,在第1天极显著高于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P<0.01)。在兔肉成熟过程中的1-3 d,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pH比单层大笼饲养的高,3天后比单层大笼饲养的低,整个成熟过程肌肉pH差异不显著。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剪切力在宰后和成熟的第1天和第3天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5),第2天极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1);第4天后,单层大笼饲养肉兔肌肉的剪切力低于三层兔笼饲养肉兔(P>0.05)。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蒸煮损失在成熟过程中均大于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兔肉在压力作用下的失水率情况和蒸煮损失一致。【结论】单层大笼饲养肉兔与三层兔笼饲养相比,能改变肌肉在胴体中的分布,改善兔肉肉质。  相似文献   
20.
二氢吡啶是一种高效及多功能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二氢吡啶能对畜禽的多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如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调节畜禽内分泌等。二氢吡啶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肉品质和防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