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动物胃肠微生态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胃肠微生态是由胃肠道的微生物区系所组成的一个微生态系统,胃肠微生态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动物免疫力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动物胃肠微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组成胃肠微生态的调控,阐述了胃肠微生态环境中各种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2.
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新西兰肉兔幼兔生长性能和毛皮品质的影响。选择45日龄体重(1.050±0.058)千克的新西兰肉兔幼兔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蛋氨酸含量0.24%)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0%和0.60%氨酸的饲粮,饲养时间60天。结果表明:试验兔平均日增重、耗料量、被毛密度和毛的机械性能指标随饲粮中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饲粮蛋氨酸水平超过0.64%时有下降的趋势;料重比随蛋氨酸水平升高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对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免疫的影响。选择180只体重接近的健康新西兰断奶仔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SC/NSC为22∶38、25∶35、28∶32、31∶29、34∶26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9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SC/NSC的增加,试验兔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增重先升高后降低,料重比先降低后升高。2)试验兔的腹泻率、死亡率、健康风险指数和平均腹泻时间均随着饲粮SC/NSC的升高而降低。3)随着饲粮SC/NSC的增加,肠黏膜白细胞介素2(IL-2)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增加,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由此可见,饲粮SC/NSC会通过影响肠黏膜IL-2含量,刺激SIg A的分泌,提高肠道免疫机能。从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的角度考虑,饲粮SC/NSC以34∶26为最佳。  相似文献   
24.
米糠的营养丰富且产量大,对猪的营养价值较高,本文就米糠的营养功能及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作一综述,以为米糠的广泛应用积累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25.
文章综述了VE对畜禽产品品质的影响、新型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为VE和新型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试验选用体重80kg左右的渝荣I号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2.99、13.49、14.09、14.57和15.07MJ/kg的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猪肥育后期生产性能和胴体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渝荣I号猪肥育后期(80~120kg)消化能浓度为14.09MJ/kg时生产性能最佳。随着饲粮消化能浓度的提高采食量下降、料肉比降低,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和屠宰率随着饲粮中消化能水平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在最高能量组(15.07MJ/kg)出现了下降,瘦肉率的变化与背膘厚和屠宰率相反;饲粮消化能浓度对各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7.
<正>酒糟谷物和溶质(DGS)是谷物经发酵和蒸馏酒精后剩留下来的副产物。因为,谷物在生产酒精的过程中,糖分基本上被酵母菌发酵生产成酒精,所以,被保留下来的的营养素就被浓缩。DGS可在生产中当作饲料来饲喂动物,尤其是在饲喂反刍动物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DGS中  相似文献   
28.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新西兰肉兔幼兔生长性能和毛皮品质的影响.选择45日龄体重(1.050±0.058)kg的新西兰肉兔幼兔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蛋氨酸含量0.24%)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0%和0.60%蛋氨酸的饲粮,饲养时间60 d.结果表明:试验兔平均日增重、耗料量、被毛密度...  相似文献   
29.
1家兔维持肠道健康的机制 不管是家兔还是其他动物,其肠道都既要确保对营养物质良好的消化吸收,又要减少与肠道微生物发生作用,耐受有益微生物,排斥致病微生物.肠道上皮组织的结构和消化免疫系统的特殊组织结构及功能被用来解决这些矛盾(邓丽静和康焰,2004).  相似文献   
30.
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油和抗氧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内pH及酶活性的影响,对其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Ⅰ组"玉米-豆粕型",Ⅱ组"含3.4%大豆油"饲粮,Ⅲ组"含3.4%大豆油+100mg/mgVE"饲粮,Ⅳ组"含3.4%大豆油+100mg/kg普生源"饲粮.试验猪25kg左右屠宰.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Ⅰ组显著低于Ⅲ组、Ⅳ组.饲料转化率Ⅰ组显著低于Ⅲ组、Ⅳ组.胃pH值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十二指肠pH值Ⅰ组显著低于Ⅲ组.胰脏胰蛋白酶指标Ⅱ组显著低于Ⅰ组、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指标Ⅰ组显著低于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Ⅱ组最著低于Ⅲ组,Ⅳ组;空肠中脂肪酶指标Ⅰ组显著低于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Ⅱ组显著低于Ⅲ组、Ⅳ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