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对精子膜凝集素受体进行定量测定,建立了一种 HRP-凝集素分光光度法,并筛选确定了适宜的测定条件。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①调节精子浓度;②用 HRP-凝集素孵育精子样品及对照;③加入底物显色;④离心后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和对照上清中游离 HRP-凝集素量。精子膜凝集素受体量以精子样品 OD 值与对照 OD 值之差(即标记到精子膜上的凝集素量)表示。对同一精子样品分别进行三种凝集受体定量的重复试验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再现性。本方法可用于精子膜特性的研究和某些雄性(或男性)不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壁内CD57^ 细胞数量由孕0天时16.3增至孕2天时62.3,孕4天时已下降,孕6天时降至9.7,而发生胚胎丢失的个体孕6天和孕8天时细胞数量均维持较多,约是孕0天时的4倍。CD4^ 细胞在妊娠后数量由孕0天时29.7增至孕4天时65.6,孕6天时降至7.2,发生胚胎丢失的个体孕6天及孕8天时数量均较多,约为孕0天时的6倍。CD8^ 细胞妊娠后数量由孕0天时39.8增至孕2天时185.0,孕4天时已下降,孕6天时降至3.6,而发生胚胎丢失的个体孕6天和孕8天时细胞数量均维持较多,约是孕0天时的3倍。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壁内CD57^ 细胞、CD4^ 细胞和CD8^ 细胞数量在胚胎着床前均出现先增后减的波动,早期胚胎丢失与孕6天及孕8天时子宫壁内所含大量CD57^ 细胞、CD4^ 细胞和CD8^ 细胞之间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ELISA方法检测了精子膜抗原(sperm antigen-30,SA-30,从牛精子膜提取的一种糖蛋白)诱导雌性昆明系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SA-30免疫后,无论是妊娠前(间情期)还是妊娠后(妊娠3d),小鼠的血清及子宫分泌物中都有抗SA-30抗体IgG存在;与对照组(用不加SA-30的佐剂免疫)比较,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SA-30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提示,抗体产生可能是SA-30引起生育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5—羟色胺抗血清借助 ABC 法,在鹅消化道进行了 EC 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了 EC 胞细的分布、出现率和形态学特点,EC 细胞分布于腺胃、小肠和大肠,出现率以回肠和盲肠最高。鹅消化道 EC 细胞具有多形性,最显著的形态学特点是盲肠中大量 EC 细胞在基底部形成胞质突起。突起的数量可见1—4个不等,沿基膜延伸。  相似文献   
15.
中药“孕宝”对子宫炎病牛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药“孕宝”治疗母牛子宫炎提高受胎率的作用机理,本试验用ELISA方法测定了病牛服用中药前后血清及子宫粘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OD值表示)。结果患子宫炎病牛子宫粘液和血清中OD值均高于健康牛。服用中药使病牛子宫粘液的OD值由0.2358±0.2821下降至0.0653±0.0267(n=8),对照组病牛由0.2802±0.2772上升至0.3602±0.2763(n=6)。用药组病牛血清OD值由0.6885±0.1838降至0.5328±0.1058(n=8),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n=6)。这些试验表明,中药孕宝有降低子宫炎病牛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排斥异体组织移植物,并有效地清除侵入体内的各种病原。那么,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带有来自父体的基因,会表达父体抗原。这种带有一半外来抗原的胎儿理应受到母体免疫系统的排斥。然而,事实上正常妊娠的母体对胎儿并不表现排斥反应。这不仅是...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酸性α-萘酯酶(ANAE)组化反应标记绵羊妊娠期外周血T细胞,与间情期相比,T细胞总数和辅助性T细胞(Th)无明显变化(P>0.05),而抑制性T细胞(Ts)明显增加(P<0.05).间情期和妊娠期Th/Ts分别为4.6和2.6.结果提示,妊娠期羊可能通过增加Ts细胞来压低母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TH1细胞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探讨中药黄苓白术的安胎作用及机理,本试验用细菌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每鼠0.1μg),诱导昆明小鼠流产,ELISA方法测定子宫匀浆中TNF-α的含量。发现LPS诱导流产的小鼠,子宫内TNF-α显著升高。预先口服保胎中药黄芩白术,则显著抑制LPS的作用,使母鼠胚胎吸收率降低,子宫内TNF-α含量也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LPS诱导流产与子宫内TNF-α升高有关。保胎中药黄芩白术有抑制母体子宫与胎儿界面TH1细胞因子TNF-α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