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0篇
  10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冯志红  吴强  周国富  赵翠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00-13204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土地利用进行调查,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表明:罗甸县土地的集聚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度低于同时期贵州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及对策,使罗甸县土地资源能实现集约、节约、高效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2.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俗话说:唐宋元明清,自古喝到今;从来佳茗似佳人,人间竞相事新茶。通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创新,中华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含着茶的礼仪、民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茶道、人文典故、文化遗存、民间传说、辞曲歌赋、文  相似文献   
33.
34.
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角度对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环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岩溶山区的特殊地形和地表结构以及山地型亚热带气候的基本特征,对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占地、工程措施布设等产生了特殊影响,增加了工程水土保持的难度和工程量。根据贵州公路工程水土保持实践,总结出该类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对策,包括科学选线选址、合理划分标段、合理布设施工便道、优化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35.
乐优58系黔南州农科所采用优质抗病不育系乐丰A与自选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QNR 2058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植株群体整体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结实率高、耐冷性较强的优点.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0004号).为了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乐优58的制种技术进行探索,总结了乐优58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6.
<正>1现状2007年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弥渡县种子管理部门从体制上与经营完全脱钩,种子管理部门独立行使种子生产和生产销售监督管理、储备、试验示范等职能。种子的供给完全由公司和个体经销户来完成种子生产、经营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种子市场体系,政策上打破了垄断经营的模式。弥渡县总耕地面积1.45万hm2,其中水田8 300hm2,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3.4万hm2,市场销售农作物良种  相似文献   
37.
桉树人工林在全世界的发展迅速,没有比在中国南部地区更需要一种新的木材和木纤维产品的需求。在桉树迅猛的扩张过程中,人工林可持续的生产力和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往非可持续的农业经营导致了东门林场的土地严重退化,东门项目期间,在这些立地上重新造林证明了土壤营养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退化立地的潜在生产力。1988年在东门进行了一个巨桉(E.grandis)早期施肥试验林植株地上部分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养分库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些经营管理措施的养分结论。另一方面,林木采伐过程中养分的丧失,枯枝落叶的收集和燃烧使得土壤表面裸露,并加剧了土壤侵蚀。目前,在东门第3代、第4代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的高生产力证明是高标准的经营管理的结果,林地上枯枝落叶和采伐剩余物的保留,细致的整地,土壤侵蚀的控制以及科学的施肥是关键因素;另外加上改良的遗传材料增强了生产力和收益,也增强了东门桉树人工林土壤可持续经营。一个国际林业研究中心网络得以建立,为了调查研究在同一立地上是否有可能进行连续的种植速生丰产林而对立地土壤和水资源没有损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热带人工林有关立地管理的信息。为了优化集约经营人工林的生产力、收益率及可持续性,在华南地区有必要继续进行土壤和养分研究。  相似文献   
38.
贵州山区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从国内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况,利用途径、效果等问题,提出对其(外来种质)利用与改良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选择晴天,利用英国Lcpro+光合测定仪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黄杨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2.66±0.69)μmolCO_2·m-2·s-1,远低于白刺花的(7.32±3.87)μmolCO_2·m-2·s-1。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光照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出于保护自身,被动的关闭部分气孔,造成光合作用原料即胞间CO_2的浓度降低,叶片水分减少,使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下降,出现一个较为明显或滞后的"午休"现象。小叶黄杨光合生理特性最活跃时间在8:00左右,其他时间段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其不耐强光和高温,白刺花的光合特性则表现出全天相对较高状态。8:00是小叶黄杨和白刺花同化作用最佳的时间之一,在其他时段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存在"高-低-高-低"的交叉变化趋势。整体上讲,白刺花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1.52±0.84)μmolCO_2·mmol-1H_2O]略高于小叶黄杨[(1.40±0.78)μmolCO_2·mmol-1H_2O],白刺花具有高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小叶黄杨具有低光合速率、低蒸腾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在石漠化特殊的环境背景下栽植饲用灌木要充分考虑不同时间节点的光合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如遮阴、补水等,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发掘潜在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0.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脆弱,山多平地少,地块小而分散,耕地面积少且质量差,集约利用困难,水热条件好但早涝灾害频繁,社会经济落后,农业投人不足,土地生产力低.西南岩溶山区耕地保护面临生态退耕、建设占用的巨大压力,耕地面源污染和退化严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极为困难.因此,应调减和淡化耕地保有量目标,取消占补平衡,实施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