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达到减肥及改善土壤性质的目的,选用环保型蚓粪有机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8个处理,包括在2个减氮水平下(10%、15%),施用3种用量的蚓粪(3000、4500、6000 kg/hm2),在小麦季取样测定作物的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来探究在减氮条件下施用蚓粪对土壤性质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短期施用蚓粪对土壤的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改善效果不大,但在减氮15%条件下施用蚓粪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用量在4500 kg/hm2时,土壤的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对土壤盐分积累的影响不大;施用蚓粪延长了小麦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在减氮10%的条件下,施用蚓粪引起了小麦无效分蘖的增多导致后期有效穗数的降低,减氮量增大加上蚓粪中养分释放缓慢都引起了小麦产量的降低,而产量在减氮15%条件下蚓粪用量为4500 kg/hm2时降幅较小.综上,在减氮15%条件下施用4500 kg/hm2蚓粪,不仅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好,还促进了小麦地上部的生长且对其产量影响不大,而蚓粪长期的改良效果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待于今后大尺度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62.
王刚  周娜娜 《北方园艺》2016,(14):180-183
以黄秋葵为试验材料,通过大棚内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钾菌肥对黄秋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钾菌肥施肥量的增加,株高、荚果长、荚果鲜质量、单株结果数、产量等指标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荚果鲜质量在施肥量为7.5g·m~(-2)时达最大值,与施肥量4.5g·m~(-2)时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在施肥量为4.5g·m~(-2)时达最高值;商品率随生物钾菌肥的施用量增加持续增加,根冠比持续下降,荚果干质量变化不大,茎粗、主根长和荚果干物质含量波动较大。综合所有指标,大田种植黄秋葵最佳生物菌钾肥推荐施肥量为4.5g·m~(-2)。  相似文献   
63.
以三叶期乌塌菜为试材,防虫网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了6个氮水平,探讨了不同施氮量对乌塌菜的生长、产量、品质、效益和氮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乌塌菜的株高、根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总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先增高后下降趋势,叶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根冠比、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N 22.5g·m~(-2)氮肥水平的根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产值和效益均达到最大;乌塌菜的净菜率、硝酸盐含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和纤维素含量降低;总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先升高后降低,N 22.5g·m~(-2)处理吸氮量达到最大值,N 15.0g·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氮素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氮肥对乌塌菜的品质影响很大,合理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效益和改善氮素的利用情况。该试验条件下,乌塌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N 22.5g·m~(-2)。  相似文献   
64.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双因子对钵苗机插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及栽插密度均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的互作效应对显著;随着氮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钵苗栽插技术适合高肥高密种植,在生产中适当提高基本苗,增加氮肥施用量,容易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65.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减肥及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的目的,选用环保型有机肥蚓粪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以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共设置8个处理,包括分别减氮10%、15%的条件下,施用量分别为200、300、400 kg/667 m2的蚓粪处理,对照为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在水稻成熟期取样测定,探究施用蚓粪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10%的条件下,施用300 kg/667 m2的蚓粪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水稻产量排第2,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达到了1级标准,水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也降到最低.因此,在减氮10%后,施用300 kg/667 m2的蚓粪不仅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较好,还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对水稻的品质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以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减氮条件下施用蚓粪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10%、施用蚓粪400 kg/667 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3.3 kg/667 m2.在减氮10%的条件下,施用400 kg/667 m2蚓粪后促进了水稻地上部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灌...  相似文献   
67.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实地考察,结合海南省气候特点及果树的生长情况,探讨了挂瓶输液法在海南果树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方法在果树上使用存在的局限性,以期完善挂瓶输液技术,为海南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8.
以四粒红花生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设置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培养花生幼苗,探究了铜离子胁迫对花生幼苗的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重金属铜对花生生长的毒害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花生幼苗的鲜重和侧根长度持续下降;株高,主根长,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茎和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茎叶中的相对电导率则持续上升。铜离子浓度在100μmol/L时,花生幼苗表现出应激反应,浓度达到1 000μmol/L时已危害花生生长。  相似文献   
69.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葫芦瓜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以葫芦瓜茎、叶、根水浸液分别处理葫芦瓜种子时,对种子萌发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抑制作用为茎>叶>根。在幼苗生长实验中,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其苗高、单苗鲜重、根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上升,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经对幼苗进行生理生化作用测定,在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POD活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增高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未超标。N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块茎NO3--N为431.56 mg/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有不同程度的递减。N2处理的氮素供应与马铃薯对N素的吸收基本达到了平衡。[结论]随着氮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