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 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 (ambient, AMB) 和高CO2 (FACE,AMB + 200 μmol/mol) 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 (LN,15 g/m2,以纯氮计)、中氮 (NN,25 g/m2)和高氮 (HN,35 g / m2) 3个水平,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结实期剑叶和倒2叶的内肽酶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同AMB相比,FACE处理使剑叶抽穗后10 d、20 d以及倒2叶抽穗到抽穗后20 d内肽酶活力明显提高,但使剑叶成熟期内肽酶活力明显下降;使剑叶抽穗后10 d、20 d和成熟期以及倒2叶抽穗到成熟期内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FACE对抽穗后10 d、20 d叶片内肽酶活力和比活力影响较大,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影响较小。同LN相比,HN使灌浆前期叶片内肽酶活力明显降低,灌浆中后期则呈增加趋势;HN降低了叶片各期内肽酶比活力,灌浆前期降幅大于后期。 2) 同AMB相比,FACE使叶片抽穗后10 d至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同LN相比,HN明显减缓FACE处理对抽穗后10 d至成熟期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除成熟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内肽酶活力呈正相关外,结实期剑叶及倒2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应时期内肽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FACE处理下水稻剑叶及倒2叶结实中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2.
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在生态文明逐步成为现阶段社会建设新主题的背景下,如何兼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局面.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依规征收、使用水土保持补偿费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在促进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制定省级水土...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加24.17%, 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2)FACE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常规粳稻增幅最大,并显著增加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3)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吸氮量平均增加21.2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 FACE和对照均以常规籼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7.33%,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和对照均以杂交籼稻最高。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促进作用略大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4)FACE处理降低了植株含氮率,成熟期平均下降0.105个百分点,常规粳稻降幅最大。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成熟期平均增加23.95%,常规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增加10.79%、13.93%,但常规粳稻下降了9.60%;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群体吸氮强度,平均增加22.29%,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影响;FACE处理显著提高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杂交籼稻增幅最大;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108.90%,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植株干物质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穗吸氮量、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对成熟期总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育天数、茎鞘叶吸氮量、移栽-分蘖和分蘖-抽穗阶段吸氮量;6)FACE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了每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前者平均增加24.16%,常规籼稻增加最多;后者平均降低4.7%,常规籼稻降幅最大。结论 FACE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4.
油菜薹通常指甘蓝型油菜抽出的嫩薹,以食嫩茎为主,配合茎上嫩叶,有爆炒、下火锅、凉拌、腌渍[1]、白灼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清脆、微甜、爽口,品质风味独具特色,显著区别于白菜薹与红菜薹,同时甘蓝型油菜薹因富含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2],及纤维素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增强男性生殖功能[3]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55.
阐明斑块尺度上物种共存格局,对于深入认识荒漠草原破碎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按斑块的土壤生境退化程度,选取短花针茅荒漠草原3类典型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斑块的物种构成、多样性及物种间的共存关系格局。结果表明:① 斑块A属单优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群落;斑块B为短花针茅+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群落;斑块C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群落。② 群落结构中斑块A和斑块B多样性相近,均高于无短花针茅生长的斑块C。③ 基于零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共存格局的复杂性和强度为:斑块A>斑块B>斑块C,且下降趋势明显,斑块A存在的16组显著物种对中有4组为显著竞争关系,而斑块C中的物种对减少到7组,且仅存在猪毛蒿与苦豆子组显著竞争物种对。结论:表明未沙化的土壤生境斑块是荒漠草原破碎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一个重要前提,土壤生境的退化显著降低了斑块内部群落组织的复杂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利于群落的自我维持。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Slc7a11基因对獭兔毛色生成的影响。【方法】运用直接测序结合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163只獭兔Slc7a11基因12个外显子的多态性,同时通过构建pEGFP-N1-Slc7a11过表达载体,转染RAB-9细胞,分析Slc7a11过表达对黑色素生成基因的影响。【结果】兔Slc7a11基因CDS区序列1 509 bp,经预测为碱性不稳定疏水性蛋白;多态性分析发现,Slc7a11基因在4种毛色的獭兔群体中不存在SNP位点,说明Slc7a11在獭兔群体中非常保守;进一步功能研究发现Slc7a11过表达后,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MC1R、SLC24A5相对于阴性对照组,试验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Slc7a11基因可影响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黑色素形成。  相似文献   
57.
以油菜薹新品种油苔92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苔929的采薹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8月31曰播种的油菜薹采摘产量最高,并且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油菜薹采摘产量相应降低;9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9月30日播种的油菜薹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8.
为了培育更优良肉质的苏淮猪新品系,跟踪苏淮猪高肌内脂系的选育进展,本试验对苏淮猪与苏淮猪高肌内脂系(暂命名为苏淮猪B22系)进行了饲养和屠宰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苏淮猪B22系日增重(g)极显著低于苏淮猪(399.88±13.11)vs(453.95±13.71),(P0.01);在胴体性状方面,苏淮猪B22系的平均背膘厚(mm)(29.25±1.33)vs(24.45±1.64),(P0.05)和第6-7肋背膘厚(mm)(29.49±2.02)vs(23.55±4.30),大于苏淮猪(P0.05),而眼肌面积(cm2)小于苏淮猪(33.50±2.39)vs(37.83±1.37),P0.05;但在肉质性状方面,苏淮猪B22系的肉色红度a值(9.53±0.79)vs(7.07±0.74),P0.05;失水率(35.45±0.72)%vs(39.17±1.39)%,P0.05和肌内脂含量(4.29±0.45)%vs(2.76±0.35)%,P0.05,均优于苏淮猪。总之,苏淮猪高肌内脂B22系具有更优良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59.
车用发动机润滑油,简称机油。它由不同黏度的基础油、各种功能添加剂及辅助添加剂三部分原料组成,再经过科学的方法调配而成。机油的调配一般99%是基础油,1%是添加剂。机油的基本作用为润滑、冷却、清洗、密封、减磨。正确使用机油对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选取3周龄健康、体重均一的北方白鹅雏鹅360只,采用3因素3水平有对照的试验设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6只。对照组(D)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即3个不同纤维源组玉米秸青贮组(A)、玉米秸微贮组(B)、玉米秸干贮组(C),每个纤维源组分别设3个水平,4~7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4%(Ⅰ)、7%(Ⅱ)、10%(Ⅲ)的日粮,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并在7周龄时进行屠宰试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对北方白鹅的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CⅡ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高纤维Ⅲ组体重最低,料重比最高。屠宰试验表明:不同纤维比例日粮对北方白鹅的肌胃重和十二指肠长度有显著的影响,纤维素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日粮显著影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肠壁厚度,对照组绒毛高度和肠壁厚与纤维素组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而隐窝深度差异不显著(P>0.05)。4~7周龄7%粗纤维比例日粮有利于北方白鹅的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