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于花期、幼果期、幼果膨大期分别对树冠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新剂型,设0.02、0.03、0.04、0.06mg/kg 4个浓度,以常用剂型和浓度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03mg/kg为对照,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夏黑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0.03mg/kg处理和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剂0.03mg/kg处理的单穗粒数、单穗重、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以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0.04mg/kg处理的以上5项指标均显著高.  相似文献   
9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悬浮剂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或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效极显著优于在4龄幼虫始现期用药,也极显著优于12%马.杀乳油同期用药的效果,因此5%锐劲特悬浮剂用药适期必须严格掌握在2龄高峰期以前。在高虫量田块,每667 m2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40 ml与60 ml无显著性差异,但极显著优于施用30 ml加15%三唑磷微乳剂110 ml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93.
高通量下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通量水稻种植试验以及表型现象检测是水稻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中的重要步骤。针对种植试验中容易大量存在的育种信息记录错误、延迟、整合繁琐、查询困难、共享不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RFID、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水稻种植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水稻盆栽的实时标识;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种植水稻信息进行远程访问和操作;并针对水稻突变体库的多代种植,提出了水稻种植家系可追溯的数据管理方法,实现水稻家系的自动追溯和家系树的自动生成。种植区试验证明系统能可靠记录入场水稻盆栽信息,并有出错提示功能;能实现水稻盆栽在种植区位置的自动分配及跟踪管理。系统远程访问、操作,管理正常运行,有效地提高了水稻遗传育种试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GF-2819+41%草甘膦防除柑橘园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GF-2819 30 mL+41%草甘膦300 mL及GF-2819 45 mL+41%草甘膦300 mL防效最为理想,药后45 d杂草总防效为97.0%~99.1%,鲜重防效为99.1%~99.7%。  相似文献   
95.
评价啶酰菌胺等 7 种药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处理防效最好,末次药后14 d防效为80.3%,其次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末次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9.1%、76.4%、74.6%。  相似文献   
96.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400 g·L-1 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有效成分用量450 g·hm-2,第3次药后 14 d 防效达 82.9%。  相似文献   
97.
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 Saunders)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瓜螟,是我市黄瓜、丝瓜、苦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危害瓜菜作物的叶、嫩茎及果实.叶片受害后,叶肉被吃光,仅留表皮呈灰白斑,嫩茎受害后,吃掉生长点,常呈无头蔓,果实受害后,瓜皮被吃掉,严重时只剩瓜瓤,不仅大大降低商品价值,而且造成大幅度减产.2002年前瓜绢螟曾是我市菜农碰到的一大难题,不仅没有好药可用,而且也不知什么时候用药最好.为此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对瓜绢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获得较成功的防治技术经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8.
为探明五氟磺草胺与丙·苄混合施用对浙中地区移栽水稻田主要优势杂草的防除效果,从而为后续开发混施农药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将30%丙·苄与五氟磺草胺(稻杰)混合施用,对移栽水稻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较好。其中,将30%丙·苄与稻杰混合施用,对移栽水稻田陌上菜、莎草的防效均较好,且能极显著提高其对稗草的防除效果;30%丙·苄混用高剂量稻杰对丁香蓼也有较好的防效,但对鸭舌草的防效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