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选取甘肃省临泽县北部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泡泡刺、沙拐枣根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7-9月采集固沙植物根区不同水平距离处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全N和全P指标。结果表明:1)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总体上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根区,且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相对沙拐枣、泡泡刺较大。2)固沙植物根区水平距离0~0.5 m处的土壤养分含量大于水平距离1.5~2.0 m处,且梭梭对土壤养分的蓄积作用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说明梭梭可以将大量的自身凋落物和根部分泌物等进行有效保蓄,是一种理想的固沙植物。3)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固沙植物根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基本上都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全P、全N含量呈现出表层较高的趋势。4)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决定了过渡带上固沙植被的空间格局,对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选择固沙植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荒漠绿洲区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及其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定不同耐寒性的棉花幼苗在4℃冷害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等,分析相对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间在耐寒基因型间的响应,建立棉花幼苗耐寒性鉴定的简捷、有效的评价生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相对CAT活性、相对MDA含量、相对SP含量和相对SS含量随冷害时间在不同耐寒基因型棉花幼苗间变化有差异;冷害第3 d的相对生理指标与棉苗的冷害指数显著相关,其相对SS含量和相对MDA含量对棉苗的耐寒性强弱有直接影响,而且受其它生理指标的间接影响较小。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棉花幼苗耐寒性密切相关的生理因子指标:相对MDA含量,相对CAT活性和相对SP含量,建立了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3.
猪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感染的猪血液中纯化猪附红细胞体,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对猪附红细胞体抗原蛋白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SDS-PAGE分离得到13种蛋白质,其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170 kD,分别是120、112、110、108、68.2、58、49.6、41.2、30、29、26.2、25和24.3 kD。应用免疫印迹试验筛选出了6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是108、98.2、68.2、41.2、35和31 kD。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有效干扰绵羊BMPR-1B基因的shRNA干扰分子,从绵羊卵巢组织中扩增了1 515 bp BMPR-1B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序列,添加HA标签序列后,插入Plex-mcs慢病毒质粒,构建Plex-BMPR-1B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并与2个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获得的重组慢病毒感染HEK293细胞;同时,将7个干扰分子与Pll-LentiLox 3.7载体重组,并与3个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获得干扰分子的重组病毒颗粒。最后用干扰分子重组的病毒颗粒感染整合Plex-BMPR-1B的HEK293细胞,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BMPR-1B蛋白质在稳定整合Plex-BMPR-1B的HEK293细胞系中获得了表达;研究中设计的7个shRNA分子能抑制绵羊BMPR-1B基因表达水平68.30%~99.86%,其中PLL-BMPR-1B-1306和PLL-BMPR-1B-1475干扰分子的干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
净化鸡白痢杆菌病并建立无此病的鸡群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但对于众多养殖户来说,这并不依人们的热情和愿望就能实现,因此对于此病的治疗和控制,依然是摆在广大养殖户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3-7月份,笔者对本场自孵的8批罗曼商品代雏鸡的垂直传播得来的白痢杆菌病进行了庆大小诺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雏鸡:本场自孵。种蛋来源于本场患白痢杆菌病的父母代罗曼种鸡。种母鸡虽经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出有阳性鸡,但未作淘汰,后均参予配种。2.试验药品:to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江苏泰县兽药厂出品)…  相似文献   
26.
为筛选出更有利于维持绵羊类胚胎干细胞(oESC-like cell)多能性的因子,在基础培养基N2B27/CH中,分别添加PD、PD+hLIF、PD+BPM4、PD+hLIF+BMP4,通过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了比本实验室原培养体系(N2B27/CH+bFGF)更利于维持oESC-like多能性的培养基添加因子。结果显示:基础培养基中添加PD、PD+hLIF后细胞生长较好,细胞之间的结合更加致密;各种培养基培养物都表达AKP与Sox2、Oct4免疫荧光蛋白等oESC-like多能性标志;4种不同培养基与bFGF相比,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在基础培养基N2B27/CH中添加PD和PD+hLIF使多能性候选基因Lin28与c-Myc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Nestin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加入PD+hLIF使Oct4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因此,在oESC-like基础培养液N2B27/CH的基础上,添加PD或PD+hLIF更有利于oESC-like细胞多能性维持。  相似文献   
27.
三峡库区农桑配置对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优化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农桑配置方式,提高库区水土保持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本试验通过采用三带等高桑+等高耕作、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两带等高桑+等高耕作、两带等高桑+交叉耕作、传统等高耕作等5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农桑配置方式对旱坡地地表氮磷流失的阻抗效果。结果表明,农桑配置方式能够显著阻抗地表径流和氮磷流失,但不同配置方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方式较其他方式能更显著地降低地表径流中全氮(磷)、可溶性氮(磷)、颗粒态氮(磷)的流失和氮(磷)年流失负荷量,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分别以可溶性氮(约50.1%~60.2%)和颗粒态磷(约54.9%~59.6%)为主,并且硝态氮的年流失负荷(约0.19~0.27kg hm-2 a-1)高于铵态氮(约0.12~0.17 kg hm-2 a-1)。综上可知,三带等高桑+交叉耕作对地表径流和氮、磷流失的阻抗效果更显著,最符合三峡库区旱坡地开发利用的生态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28.
猪水疱病病毒感染猪体后,在机体内随血液、淋巴液迅速扩散至其他组织器官,并通过病猪的分泌物、粪便、水疱皮等排出大量病毒,进而借助传播媒介引起疫病的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危害,通过对其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征,总括了猪传染性水疱病的流行概况,并根据本病的发病及流行机制对本病的控制给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9.
<正>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易发,发病急,恢复慢,若不及时治  相似文献   
30.
指出了在全球发展的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一直都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式。而真正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各式各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农作物本身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生产量,同时也会对人的健康构成相当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显得非常重要。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常见的几种土壤修复的技术,并就不同技术的类型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以期能够就修复方法进行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