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为全面掌握农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破解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不利因素。近来,笔者深入武汉市新洲区农业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积极寻求解难之策。  相似文献   
92.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3.
松江胶合板厂供暧锅炉房安装了3台引进的新型DZL-1.6-AⅡ型蒸汽锅炉.该炉布置了两回程辐射受热面(如图1所示),其具有结构紧凑、占地少、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投入运行后,锅炉及辅机经常发生故障,燃烧效率较低,出力明显不足,烟囱冒黑烟严重污染了厂区及周围环境,3年来一直未能正常运行.为此,我厂于200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对其中一台锅炉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燃烧欠佳及低负荷运行问题,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
做人需要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来学。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律行,让自已以善美的心姿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赢得社会、生活、他人的信赖。  相似文献   
95.
群科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发生,刺激幼苗生长,促进秧苗素质提高,使有效分蘖、穗数、粒数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群科各处理性状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群科4000倍液浸种与常规对照施保克处理相比增产稻谷462kg/hm2,增产率达10.7%,增效695元/hm2,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6.
群科浸种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发生,刺激幼苗生长,促进秧苗素质提高,使有效分蘖、穗数、粒数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群科各处理性状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群科4000倍液浸种与常规对照施保克处理相比增产稻谷462kg/hm^2,增产率达10.7%,增效695元/hm^2,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
98.
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山东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科学技术为近30年全省棉花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总结回顾了30年来山东省在棉花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种子产业化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今后全省棉花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
海南省琼中县2007~2008年的木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以及2008~2011年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华南8号的鲜薯产量、鲜薯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优于新近推广品种华南5号(CK2),而华南5号又优于传统老品种华南205(CK1),华南8号广受农民和企业的欢迎。目前,华南8号已占琼中县木薯收获总面积的15.4%。  相似文献   
100.
果园环境下移动采摘机器人导航路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移动采摘机器人在果园作业时,果树较大冠层与行人等障碍物易影响机器人行驶的突出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行间导航路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移动采摘机器人搭载的固态激光雷达实现果园行间三维点云信息获取,运用地面平面算法去除果园地面点云,提取了果园垄行与果树冠层点云。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 LSM)、霍夫(Hough)变换和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3种方法对果园垄行点云数据进行了垄行线和初始路径的提取。最后,通过舍弃引力势场,建立了果树冠层轮廓点云势场,优化初始路径以躲避较大的果树冠层与行人障碍物。从实时性与抗噪能力两个方面,分别对利用LSM、Hough变换和RANSAC方法所提取的初始路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成功提取垄行线与初始路径,其中RANSAC实时性最优,平均运行时间约为0.147×10-3 s,标准差为0.014×10-3 s,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在RANSAC提取初始路径的基础上使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对初始路径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人工势场法易陷入震荡的问题。经改进人工势场法优化后的路径将障碍物点云距导航路径的最短距离由0.156 m提高至0.863 m,且平均耗时0.059 s,标准差为0.007 s,表明该优化方法具备实时优化路径以避开障碍物的能力。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行间导航路径优化方法基本满足安全性与实时性要求,为移动采摘机器人在果园环境下自主导航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