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草莓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6~1990年以圆球草莓品种为试材,对茎尖培养、药剂处理、热处理和花药培养4种脱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药培养效果最好,脱毒率100%,茎尖切取长度需小于0.5mm 才能达到20%以上脱毒效果,用较大材料接种培养成试管苗,再用38°±1℃温度处理2周后,切取小茎尖培养能提高脱毒效果,茎尖培养脱毒必须经过病毒鉴定,方能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2.
梨枝圆盾蚧Di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ck)又名梨圆蚧,近年来在陕西苹果产区危害逐年加重,有上升为主要害虫的趋势,特别对果实造成的危害更大。2002~2006年,笔者在陕西乾县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田间观察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山西省阳高县4~9月草地蝗虫发生规律和数量。结果表明:4、5月蝗虫群落以各龄级的若虫为主,数量较多,且几乎只分布在茭蒿草原和狗牙根草甸中,说明这两类生境是上年蝗虫的主要产卵地和当年幼虫的主要栖息地;5月比4月数量略有下降,但5月以后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7月底数量最多、密度最大,之后数量呈逐渐减少趋势,9月的数量最少、密度最小;逐月进行F测验,结果表明:4、5、6、7、8月各样本之间的虫口密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9月各样本之间的虫口密度差异为显著水平(P0.05);标准误差普遍较小,表明研究抽样误差较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4.
采用同一剂量和等比系列用药方法,用4.5%氯氰菊酯EC对草地蝗虫混合种群进行防治试验,发现防治效果与虫口密度成正相关关系(r=0.977 1),但最高防效只有62.84%,说明使用33.75mL/1 000m2的剂量偏低。另外,用1∶1.26的21.00、26.78、33.75、42.53和53.55mL/1 000m2 5个有效剂量进行等比系列用药量防治试验,发现浓度对数与防效机率值的相关系数为97.54%,证明防效与有效用药量密切相关,进而用机率值法测算出了4.5%氯氰菊酯EC对草地蝗虫混合种群的毒力回归方程:y=2.247 6+5.111 8x。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防治效果适宜用药量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后,全株青贮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49%(P0.05);在试验14~28、28~42、0~42 d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3.30%、5.06%、4.32%(P0.05);试验结束时奶牛牛乳中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4.11%(P0.05);试验期饲喂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的奶牛总经济效益高达2494.80元。但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采食量、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在全株青贮玉米中加入青贮复合菌剂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及牛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黑穗醋果叶片所含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抗坏血酸等进行了不同处理的浸提和分析。结果表明,黑穗醋栗叶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抗坏血酸等营养素,很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28.
1987年夏,波兰华沙农业大学果树系主任沙都斯基教授,波里士加博士和查尔年斯基博士等三位专家来华半个月,先后访问了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营养研究室;大连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砧木试验区,华侨农场大面积苹果丰产栽培实验地;在黑龙江省访问了东北农学院园艺系小浆果引种试栽与新品种选育圃,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梨树品种选育圃,尚志县石  相似文献   
29.
30.
一 問題的提出 在一般的果树栽培教科书中,差不多都有一章或一节专門讲疏花疏果,而且在每个各論中都提到疏花疏果的具体措施,是把疏花疏果当作一項必要的增产技术措施。同样,在杂志中也經常看到一些关于疏花疏果的文章,甚至我自己在以往也作过关于疏花疏果的試驗,最后的結論不外是找出所謂最合适的叶果比例,即每隔若干叶片或若干距离保留一个果实最为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