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并被列为江苏省良种补贴水稻品种,2007年泗阳引进种植2667hm2,占全县水稻良种面积的44%.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本文根据华粳6号特征特性阐述其高产精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中熟粳稻品种华粳6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消毒、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精确施肥、调控水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雪松长足大蚜Cinara cedri的捕食能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在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种内干扰效应及环境温度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 II型,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能力强于幼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强,1~4龄幼虫及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11.41、41.32、61.73、140.85、188.68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758~0.9993,其中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最大,成虫则下降趋势最小;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在猎物密度和捕食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单头日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间关系符合模型A=58.8391x~(-0.3313);异色瓢虫的捕食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在15~35℃范围内,其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量先增加后减少,25℃是异色瓢虫最适宜的捕食温度。表明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尤其是成虫和高龄幼虫,但应用时还需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种群的越冬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r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其在松褐天牛适生区的越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翌年的种群基数和防治效果。本研究在山东威海和青岛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内设置笼罩,释放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种群,翌年调查其越冬存活率和越冬场所。结果表明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在青岛和威海均能够成功越冬,平均存活率在50%以上,主要以单头成虫在树皮下和树皮缝内越冬。本次调查结果为明确花绒寄甲在山东省内人工移殖或引进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棚冬莴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该镇52hm2钢架大棚里栽培冬莴苣的4条关键技术,及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降雨、板栗品种等生态因子对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的影响,明确了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死亡率、寿命、单雌产卵量,光照时间对滞育的作用以及降雨对螨口密度的影响等内容,研究了不同板栗品种对该螨的抗性,并调查了针叶小爪螨的主要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17.
应用7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林问诱捕松阿扁叶蜂成虫.结果表明:7种粘虫板具有不同引诱效果,其中以绿色效果最好,诱虫量可达2248.3头/板,黄色、红色次之,白色、蓝色、紫色、黑色效果较差.南北方向诱虫量显著高于东西方向.阳坡诱虫数量最多,阴坡次之,山脊处最少.在所诱集的成虫中,以雄性成虫为主,占92.8%;利用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方法可用于松阿扁叶蜂羽化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杨始叶螨滞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始叶螨Eotetranychuspopuli(Koch)是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螨。研究结果表明,该螨以受精雌成螨滞育,为长日照(13h/d以上)发育,短日照(11h/d)滞育型;临界光照时间为12h/d左右;光周期感应螨态为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的连续2个发育阶段。在相同短日照(10h/d)下,较低温度(21℃以下)促进滞育,较高温度(25℃)抑制滞育。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家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利用家蚕蛹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可行性。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家蚕蛹上的发育历期,子代蜂的寿命及飞行能力,认为繁蜂的最佳蜂蛹比为15~20〖DK1〗∶1; 4次接蜂结果显示,周氏啮小蜂可以利用家蚕蛹连续繁殖,单蛹出蜂量及单雌产卵量均较高;利用家蚕蛹繁殖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对国槐尺蛾蛹寄生率为76.7%,表明利用家蚕蛹繁殖的子代蜂对其他寄主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 Thomson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沟胫天牛族。原为南方蛀干害虫,山东1982年发现于青岛和枣庄,危害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Linneaus。关于该虫资料,除对其形态及分布有少量描述外,国内记载甚少。为此,我们于1988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