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草药饲料加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残留和“三致”(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及致使细菌、病毒、寄生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等弊端的出现,具有无毒、无害、低残留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的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库蠓内完成;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蚋内完成).  相似文献   
13.
治疗雏鸡风寒感冒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荆防败毒散,而荆防败毒散是散剂,必须煎煮后方能用于临床,耗时耗力,且用药量较大,不利于兽药的发展,而荆防败毒颗粒克服了以上缺点,只需饮水或拌料即可,大大方便了临床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现将两者的临床疗效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结构分析有两大类方法,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位移法(或谓刚度法)和基于最小余能原理的力法(或谓柔度法)。这两种解法在结构力学著述中均有介绍。在此,我们指出:还有一种结构分析的普遍性方法——传播矩阵法,它在若干情况更显得简捷方便。其特点是:求解实际结构时,毋需区分结构静定与否,完全是采取相同的模式来处理,从而把复杂的结构分析问题化成简单的矩阵运算。§1传播矩阵的引入梁段LR,弯曲刚度EI=const,外载荷p作用受弯(图1)  相似文献   
15.
棉田新害虫双斑长跗莹叶甲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长跗莹叶甲(Monolepta hieroglyhica Motschulssky)是车排子垦区棉田新发生的害虫,2000年首次在车排子123团3连和10连发现。当时只有三块条田受到危害。2005年123团危害面积累计达4000hm^2。  相似文献   
16.
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体外联合抗大肠埃希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磷霉素钠和硫酸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64μg/mL和22μg/mL。联合应用对大肠埃希菌FIC指数为0.45,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残留和"三致"(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及致使细菌、病毒、寄生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等弊端的出现,具有无毒、无害、低残留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的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以猪的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猪的疾病,该文就TGE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对该病在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做一阐述,旨在为探索对该病的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为主,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家兔鼻粘膜常在菌,主要因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好,或因转群运输及其他疾病等应激因素,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该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如采取措施不当,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