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7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4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小型木材除湿干燥机的结构及合理配置措施,降低操作技术难度的解决办法,以及适合小型木材加工企业应用的干燥工艺。分析表明,该设备具有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小型木材加工企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大黄鱼、鮸鱼及美国红鱼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鮸鱼Scioenops ocellatus和美国红鱼Miichthys miiuy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分别获得大黄鱼和美国红鱼1140bp的序列,鮸鱼1125bp的序列。通过对3种鱼的cnb序列的比对分析,得出3种鱼序列的相似性为91.49%;分析了3种鱼序列的碱基组成及碱基变异情况,发现3种鱼的序列差异明显,碱基替换较多,可以将cytb基因作为种间分子鉴定或更高分类界元遗传分析的分子标记;计算了3种鱼序列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结果显示,鮸鱼与美国红鱼的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03.
总结中国制材工业的现状,并与欧洲等国家先进加工技术进行比较.通过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模式分析,对中国制材工业提出中肯的评价,并就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给木材干燥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优化设备配置和节能降耗的技术参数,探讨了木材常规蒸汽干燥室的壳体类型、蒸汽温度、风速及我国各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散热器面积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干燥室壳体及保温材料类型、散热器内蒸汽温度对散热器面积配置影响很大;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干燥室所需散热器面积小于寒冷地区;干燥室内风速高时所需散热器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105.
桉木单板出材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桉木单板出材率,合理利用桉树木材,采用BQK1813C 型无卡轴旋切机对尾巨桉进行旋切试验、 BXQS1813A 型无卡轴旋切机对6 种桉木进行旋切试验。结果表明:桉木径级对单板综合出材率影响显著,树种和 加工设备对其影响不显著;设备旋切后剩余木芯的大小对单板出材率影响较大。尾巨桉径级较小(12 cm 以内)时, 综合出材率随径级增加缓慢增加;径级为12 cm 时,单板综合出材率最大,为77郾65%。其他5 种桉木单板综合出材 率随原木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在径级达到12 cm 后趋于稳定;柳桉的单板综合出材率稳定在(77郾98 依1郾44)%,巨桉 稳定在(81郾73 依2郾20)%,大花序桉稳定在(83郾75 依2郾03)%,邓恩桉稳定在(75郾01 依0郾45)%,粗皮桉稳定在 (72郾12 依0郾62)%。6 种桉木的A + B 等级单板的出材率占单板综合出材率的74郾91% 以上。因此,建议用于单板 旋切的桉树在径级为12 cm 左右时进行采伐,并采用旋切后木芯直径较小的旋切设备作业,这将会产生较好的经济 效益。   相似文献   
106.
高温热处理木材中纳米铜的原位制备及防霉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热处理木材的防霉变性能,为扩大高温热处理木材的使用范围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液相还原反应原理,以含铜浸渍液加压处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运用木材热处理技术,获得热处理木材,依据改良的霉变箱法测试该材料的防霉变效力。【结果】对照组马尾松经高温220℃、3 h以上热处理之后,木材的防霉效力为20%以下;同等条件下,含铜马尾松热处理材防霉效力达90%以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含铜马尾松热处理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含铜热处理木材受热原位生成的100 nm铜能够极大地提高木材的防霉变效力。  相似文献   
107.
在5%~40%压缩率范围内的8种条件下,进行杉木压缩处理,分析处理材的渗透性与浸注性能。结果表明:1)压缩杉木的浸注量随着压缩率增大而增大,压力释放即时完成70%以上的浸注量,此后达到最大浸注量的时间,随着压缩率的增大而增加;2)压缩处理能有效改善杉木的渗透性,但压缩率对渗透性影响不显著;3)压缩处理杉木浸注性能的改善,是渗透性提高和可浸注空间增大的共同作用。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通过压缩率来控制浸注量。  相似文献   
108.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09.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林业科学》2019,(7):119-127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 ℃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 ℃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 180、200和220 ℃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 W )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180、200和 220 ℃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0.
以温度150~210℃保温4h、180℃保温2~6h为条件,探究桃花心木材适用的热处理工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试材平衡含水率和湿胀率逐渐降低,阻湿率和抗胀率增大;抗弯弹性模量在180℃以上时明显降低,抗弯强度随温度升高一直下降;随180℃保温时间的延长,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先下降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