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7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4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为了建立进口材气干密度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实现对进口材气干密度的快速预测,以进口阔叶材桃花心木和针叶材辐射松两种木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气干密度真值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全波段(350~2 500 nm)建立两个材种的气干密度相应的校正模型,并采用外部验证,最终建立两种木材的气干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桃花心木木材的气干密度范围为0.433~0.840 g·cm-3,辐射松的为0.260~0.600 g·cm-3;不同方法建立的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相关参数均好于辐射松的;校正模型的外部验证表明,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精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90,而辐射松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75。总之,进口阔叶材桃花心木木材的平均气干密度比针叶材辐射松的大。相较于针叶材辐射松,建立的阔叶材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更能较精准的预测其密度真值。  相似文献   
62.
采用辊筒式单板干燥机对尾巨桉、柳叶桉、巨桉、大花序桉、邓恩桉、粗皮桉6种桉木单板进行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对单板干燥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从单板终含水率及均匀性看,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较好,邓恩桉干燥速率低,终含水率未达到单板干燥质量要求;从干燥后单板的开裂数量及延长度看,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从干燥后单板的翘曲程度看,柳叶桉、粗皮桉和邓恩桉质量较好;从单板干燥过程中节子脱落造成的孔洞增加数看,尾巨桉、邓恩桉和柳叶桉质量较好。总体来看,粗皮桉、尾巨桉、大花序桉和柳叶桉的单板干燥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胶合板生产质量要求,邓恩桉和巨桉单板干燥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该文就人工林杉木的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进行了对比研究.简要介绍了干燥试验过程,并对木材干燥质量、干燥周期与干燥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25和50mm厚杉木板材的高温干燥均比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短、干燥能耗低,且50mm厚板的干燥周期与能耗较常规干燥减小得更加显著;干燥质量方面,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在含水率分布上无显著差别,但50mm厚杉木板材内裂发生较多,且变形较大;木材材色方面,高温干燥较常规干燥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64.
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机节能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湿空气的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除湿比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湿空气的旁通率对除湿效率和除湿比能耗有着显著的影响,且最佳旁通率与干燥机所处工况和湿空气参数有很大关系。该文还从实验角度证明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用热泵供热可节省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65.
舟山近海凤鲚Coilia mystus(Linnae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3年对舟山近海张网渔获的凤鲚的调查和监测资料,生物学测定凤鲚2008尾,对其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年龄组成,年龄与生长,繁殖和摄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合理利用近海鱼类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长江口、杭州湾海域2004—2006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前后调查、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增殖放流种类对放流海域总资源补充量的增加有显著作用,放流种类的资源密度指数呈上升趋势,放流种类的资源补充量逐年增加;三疣梭子蟹、海蜇等放流种类在增殖放流区附近形成了区域性渔场,说明资源增殖、修复的效果非常明显;增殖放流整体的经济效益明显,3年总的苗种放流资金与捕捞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5,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效应得以逐渐体现;增殖放流使渔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促进了渔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7.
我国木材消费对进口木材的依存度日趋升高,进口木材资源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但国内企业对进口木材的性质及加工特性了解有限。作者对进口木材的规模、性质及加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桃花心木和辐射松进口木材加工利用技术最新研究概况,为进口木材的高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辐射松是近几年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木材树种之一,但整体加工利用水平与林业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在对辐射松进口集中加工区域与典型企业技术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国内辐射松木材加工利用现状,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9.
参照LY/T 2054-2012《锯材机械加工性能评价方法》,并结合目前实际加工设备与技术水平,对进口桃花心木和辐射松木材分别进行刨削、车削、砂削、铣削、钻削和开榫等6项机械加工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桃花心木和辐射松木在刨削、车削、砂削、铣削和榫眼5项机械加工性能均为优等级,钻削加工质量等级分别为良和中等级;两者均是优良的实木木制品用材,桃花心木的机械加工性能优于辐射松木材。  相似文献   
70.
高温热处理对毛白杨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毛白杨木材综纤维素、α-纤维素、木素含量损失率与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其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可见,该模型可以预测出不同处理条件下热处理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