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碳汇领域人才培养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森林碳汇产业成为中国林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挖掘与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碳汇产业的经济管理、森林碳汇的行政管理、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等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森林碳汇领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周期长,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培养的人才“产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建议高等林业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及早增设森林碳汇本科专业,并在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森林碳汇二级学科,以满足碳汇林业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森林碳汇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森林碳汇生态经济和碳汇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3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早春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早春植物群落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功能奠定基础。早春植物主要有12种2变种,隶属于8属4科。按Raunkiaer生活型分类标准统计,早春植物都属于地下芽植物。分别以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度和重要值为标准对各种早春植物进行排序,重要值排在前5位的植物分别是黑水银莲花、朝鲜银莲花、荷青花、五福花、大人字果。早春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为2.5229,群落均匀度为0.9560,生态优势度为0.3212。  相似文献   
33.
角规是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因其调查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所以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在严密证明角规测树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杆式角规的设计误差,并提出修正方法,使角规原理与工具设计相统一,进一步完善了角规测树体系。  相似文献   
34.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地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北半干旱风沙区属森林草原过渡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为揭示该区域疏林地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木本植物共有19种,其中乔木12种,灌木6种,藤本1种,隶属于14科18属;植物组成上属于温带植物区系,并混有亚热带成分;加杨、野生山里红和家榆是该群落的优势种,但郁闭度小;优势树种中加杨和家榆的径级结构分别近似于正态分布和双峰分布,高度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如野生山里红)或正态分布(如家榆);群落及各优势种均为聚集分布,物种类型较为单一,且分布不均匀,多样性小。  相似文献   
35.
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抗逆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对提高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在小麦(Tritium aestivum)拔节至抽穗期进行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分析了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麦回交株系转录因子基因W16的表达特点,并对其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野生型在无干旱胁迫时,W16有微弱表达,随胁迫增强,表达上调,当表达量达到峰值后(12 h),随胁迫的加剧,表达量迅速下降,呈现“上升-峰值-下降”特点,而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转基因植株W16在Ubiquitin启动子作用下表达恒定且表达水平较高;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分析表明: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均高于受体对照,尤其在重度干旱(SD)胁迫下的差异更显著.产量结果显示,在各水分条件下转基因株系产量都高于受体对照,其抗旱指数属于较强抗旱等级.研究结果说明了转基因小麦回交株系中W16的超表达,改良了转基因小麦抗旱性的生理生化特性,提高了转基因小麦的抗旱性能.为抗旱转基因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6.
农林高等院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是农林高等院校林学、园林、园艺、生物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基于多年教学经验,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上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7.
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和拮抗试验对11个黄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可将菌株在相似系数0.76水平上划分为3个类群,同工酶分析结果与拮抗反应结论基本一致,证明两种分析方法可作为黄伞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针对目前国内袋栽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常用的生产栽培袋规格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比生产周期、商品菇性状、子实体生物学效率、生产成本和利润,综合比较之后得出采用长袋制作菌棒法栽培猴头菇生产效率和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39.
为探明辽宁省森林土壤与植物中钙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3种典型树种(油松,樟子松和柞树)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叶片(针叶)采集与测试基础上,采用统计对比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土壤水溶性钙和植物叶片全钙含量的东西向分布特征及土壤与植物叶片钙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东与辽西森林土壤间水溶性钙含量有较大差异,辽西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水溶性钙含量分别为0.037~0.072 g kg-1和0.047~0.078 g kg-1;辽东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水溶性钙含量分别为0.025~0.039 g kg-1和0.019~0.038 g kg-1。相应地它们的植物叶片全钙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辽西和辽东分别在4.663~10.156 g kg-1和2.436~2.700 g kg-1之间。辽西林地土壤水溶性钙含量与植物叶片中钙含量均高于辽东,由辽西至辽东呈下降趋势,这与降水量增加有关。3种树种林地植物叶片全钙含量与土壤水溶性钙含量均呈正相关(油松P0.05,樟子松和柞树P0.01)。  相似文献   
40.
辽西半干旱区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的水分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氧同位素技术,测定辽西地区不同林龄(5,11,17a)大扁杏枝条木质部水分、土壤水、降雨的雨水和井水的δ18 O值,结合其根系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的水分来源;测定叶片δ13C值,分析不同林龄大扁杏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大扁杏人工林利用土壤水的深度不同,5年和11年生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0—30cm深度的土壤水,与其吸水根(d≤1mm)分布的土层深度一致,二者输导根分布在20—50cm土层深度;17年生大扁杏人工林主要利用0—20cm和50—70cm深度的土壤水,其吸收根分布在0—30cm土层深度,输导根分布在10—70cm土层深度;δ18 O值表明,3个林龄大扁杏人工林利用的土壤水均来自降雨的雨水和地下水;5年生大扁杏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4.1‰,显著高于11年生和17年生大扁杏林(P0.05)。大扁杏人工林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因其根系分布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水分利用特征,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辽西地区的半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