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8篇
  25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修剪、整形是针对不同树龄山茶花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手段。修剪和整形在茶花养护中是很重要的一项作业,有利于植株的复壮和株型美观,提高其观赏性。文章根据山茶花新枝萌发的特点,介绍山茶花修剪整形技术。  相似文献   
42.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利用作物与声波的协同关系,对作物发射一定波长和频率的声波,以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产量、质量的农业新技术.试验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番茄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核苷和脱落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声频控制技术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可提高产量与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能刺激番茄内源激素生长素的分泌,并且刺激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43.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承接湘、资、沅、澧四水和吞吐长江洪道调蓄型湖泊。随着三峡的建成,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湖区受到洪水及干旱季节交替变化,呈现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变化规律,稻田洼地及滩地的面积伴随着改变。但是对于其时空分布规律、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及资源总量没有确切的数据。而系统地掌握其演替规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利用1996—2016年的18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三峡建成前后,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面积,结合城陵矶水文及气象数据,分析洞庭湖区水面、水陆交错带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湖区滩地平均面积为21.93×104 hm2,空间上呈聚集型分布与湖堤内、湖岸带及三口四水的河堤内,三峡蓄水前(23.27×104 hm2)较蓄水后(21.26×104 hm2)减幅达8.62%,面积东洞庭(12.43× 104 hm2)>南洞庭(5.71×104 hm2)>西洞庭(3.80×104 hm2),与行政区划面积正相关,年际变化与湖区水位变化呈负相关的变化规律;稻田洼地平均面积为4.75×104 hm2,空间上呈随机且较均匀斑块分布于湖区围湖造田后形成的堤垸及三口四水冲积而成的湖盆地内,远离湖心的区域,蓄水前(5.14×104 hm2)较蓄水后(4.56×104 hm2)减幅达11.34%,面积岳阳市(2.29×104 hm2)>常德市(1.61×104 hm2)>益阳市(0.85×104 hm2)。各县级行政区划的滩地及稻田洼地在三峡建成前后减幅明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滩地及稻田洼地分布因子可分为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枯水期”性状,包括冬季月平均温度、冬季水位、冬季降雨量、稻田洼地面积及冬季流量等指标;第二主成分可称“丰水期”性状,包括夏季月平均温度、夏季流量、夏季水位、滩地面积、夏季降雨量等指标,构建的分析模型较可靠,能为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综合利用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根据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文从土壤学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多层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探寻途径。  相似文献   
45.
通过恒温吸附和恒温解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广泛分布的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的水稻土铜的吸附—解吸特征以及影响土壤对铜吸附的土壤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铜的恒温吸附曲线属于高亲和力的“L”型曲线,可用一元Langmuir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拟合,拟合度均达极显著水平.由一元Langmuir方程求得的最大吸附量(M),吸附-解吸平衡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红壤性水稻土均高于耕型红壤.供试土壤对铜的最大吸附容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红壤旱地改水田后对铜的吸附容量增大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铁含量增高所致.供试土壤的吸附态铜可分为可解吸态和难解吸态两种形态,当平衡液铜含量低时,以难解吸态铜为主,当平衡液铜含量升至40mg/mL后,难解吸态铜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吸附量的增加主要是易解吸态铜含量的增加.供试土壤的吸铜参数M和K分别与土壤有效铜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黄岚  张敏  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86-4389
从镇江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两方面分析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对未来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政策。  相似文献   
47.
为满足人们对经过热处理的美国紫薯试管苗种苗的大量需求,以微型嫩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和微型扦插的方法,进行了试管苗微型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2MS+IAA0.2 mg?L‐1+蔗糖15 g?L‐1培养基上,以具有2个生长点和2个叶片的微型茎段繁殖试管苗,1株试管苗每年能繁殖200多万株试管苗;以具有2个生长点和2个叶片的苗微型茎段扦插到苗床上,其繁殖速度提高了1.8倍。定植的微型扦插试管苗生长较旺盛,美国紫薯的产量提高48.9%。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湖南省东部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土壤剖面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选定了淡薄表层、雏形层、低活性富铁层、铁质特性、盐基饱和度、腐殖质特性为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主要诊断特性,确定不同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剖面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黏壤土;土壤剖面的Ba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根据选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大窝系(剖面LY-25)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白面石系(剖面LY-26)属于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榴花洞系(剖面LY-27)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49.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有机磷形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 Bowm an- Cole有机磷分级体系 ,以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为材料 ,对供试耕层土壤不同形态有机磷的含量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各形态有机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构成水稻土的有机磷主要是中活性有机磷 ,有机磷组成随水稻土母质、肥力的不同而不同 .就同一耕层土壤而言 ,各形态有机磷的绝对含量及其占有机磷总量的比例从大到小顺序为 :中活性有机磷 [(10 2 .4± 48.7) mg/ kg,47.5 5 % ],中稳性有机磷 [(6 8.0± 2 7.5 ) m g/ kg,32 .17% ],高稳性有机磷 [(30 .8± 16 .3) mg/ kg,15 .5 7% ],活性有机磷 [(9.4±6 .6 ) mg/ kg,4.71% ].供试耕层土壤的有机磷总量及其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稳性有机磷均与土壤有效磷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供试剖面土壤的有机磷总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和各形态有机磷绝对含量一般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50.
应用选择溶解性的化学提取和幼苗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而成的水稻土铜的化学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铜的关系,以及红壤旱地改水田后施铜对水稻吸铜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的铜主要以有机态(15.2% )、无定形铁态(11.7% )、晶形铁态(17.2% )和残留态(56.0% )4 种形态存在,其中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态铜(18.7% )和无定形铁态铜(14.6% )明显高于耕型红壤(分别为8.0% 和5.8% ),而晶形铁态铜和残留态铜含量则是后者高于前者.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耕型红壤.幼苗试验结果表明,耕型砂岩红壤施铜能明显促进水稻幼苗对铜的吸收,最佳施铜量为 5~10 m g/kg 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