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丁酸钠对鲫鱼生长和肠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体质量(6.02±0.16) g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 在鲫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 g/kg1.0 g/kg2.5 g/kg5.0 g/kg7.5 g/kg的包膜丁酸钠, 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 研究不同浓度包膜丁酸钠通过促进鲫鱼肠细胞增殖对其生长作用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养殖系统中进行, 每水族缸饲喂30, 每处理组3个重复, 以鱼体质量3%~5%投喂量, 日投喂3, 试验持续7。实验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鲫鱼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显著提高了鲫鱼前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肠道细胞增殖因子CREBCDX2基因的表达。当丁酸钠添加量为2.5 g/kg, 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肥满度最高,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76%16.46%28.91%8.37%; 与对照组相比, 丁酸钠添加量达到2.5 g/kg, 鲫鱼干物质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前肠绒毛高度、肠道CREB基因和CD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6%6.21%34.22%51.11%42.13%(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丁酸钠可能通过显著提高鲫鱼肠绒毛高度和肠道细胞增殖因子CREBCDX2基因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其生长, 适宜添加量为2.5 g/kg

  相似文献   
42.
通过实地调查福州市金牛山公园植物应用现状,从植物造景角度分析了某些节点的植物景观效果,并对金牛山公园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和攀援植物等在金牛山公园的绿化配置情况进行评述。分析了金牛山公园植物配置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3.
简述云南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的进展,报道了普洱生茶、熟茶、以及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茶树品种原料人工后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44.
四川烟区CMV和PVY株系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当前四川烟区蚜传病毒的株系分化情况,该研究利用RT-PCR技术对四川烟区的CMV和PVY两种蚜传病毒病进行了检测和鉴定.依据病毒的CP基因序列合成引物,以烟草病叶的总RNA为模版,RT-PCR扩增得到了657bp的CMVCP片段和759bp的PVYCP片段,获得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测序.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在252份样品中CMV和PVY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和34.52%,两者复合侵染率为15.87%.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烟区的CMV株系分化不明显,主要属于IB亚组.PVY有着明显的株系分化现象,PVY~(N:O)株系、PVY~O株系、PVY~N株系在四川烟区均有发生.研究结果可能对培育抗病品种,控制这两种蚜传病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及其消解动态进行分析,评价嘧菌酯在花生生产上的残留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收间隔期与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嘧菌酯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嘧菌酯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24~12.07 d和5.57~13.48 d.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1.135、0.154、0.922和0.957 mg/kg,嘧菌酯残留量排序为花生<花生壳<土壤<花生植株.根据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嘧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中值为0.05 mg/kg,普通人群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418785 mg/k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3.32%左右.采收间隔期为21和28 d时,在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条件下,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按常规方式施用嘧菌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但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对最终残留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6.
食品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食品化学教学改革中采用的4种方法即研讨式教学法、自助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试错教学法,并提出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对2006—2009年连云港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蔬菜质量有所提高,禁用农药仍未杜绝,市场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8.
脱落酸与赤霉素对瓜尔豆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管理、密度、肥水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于瓜尔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 Taubert)始花期、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研究其对瓜尔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促进株高增加而脱落酸抑制株高增加,脱落酸与赤霉素处理均使瓜尔豆植株的茎粗增加,且赤霉素效果大于脱落酸。脱落酸能减少瓜尔豆节数,而赤霉素则增加节数;低浓度的脱落酸(1.32mg/L)与赤霉素(250mg/L)能降低瓜尔豆的单株有效花序数、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及单株粒重等;相反,高浓度的脱落酸(2.64、3.96mg/L)与赤霉素(500、750mg/L)能增加瓜尔豆的单株有效花序数、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及单株粒重等。赤霉素(500mg/L)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产量达5376kg/hm2。脱落酸与赤霉素处理后的植株叶片内SOD、POD及CAT的活性大部分高于对照,并且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能降低叶片的MDA含量。  相似文献   
49.
论我国地方鸡种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优良地方鸡种的种类与特点,分析了地方鸡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今后保护和利用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地方鸡种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甘蔗尾(sugarcane tops silage,SS)和青贮玉米秸秆(corn straw silage,CS)对生长水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选择21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SS+精料、CS+精料、SS+CS+精料,进行为期30 d饲养试验。试验2:另选6头体重、胎次相同或相近的6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SS和CS,不喂精料,利用全收粪法进行为期4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SS和CS单独饲喂对生长水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影响不显著(P>0.05),饲喂CS组生长水牛平均日增重(ADG)较SS组高,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组合饲喂时生长水牛ADMI、ADG比其单独饲喂时高。②CS的养分消化率、氮代谢和能量代谢率均高于SS,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者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SS和C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单独饲喂时CS养分消化率较SS高,CS及SS对生长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且二者组合饲喂能提高生长水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