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几年来,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将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与水稻集中育秧和高产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每年年初及时制定下发《示范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导意见》,并且与省农科院合作,举办全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讨会,布置安排当年示范推广计划。同时,针对近年来水稻生产中秧苗素质差的问题,认真抓好以"旱育保姆"为主的旱育秧技术推广,切实提高秧苗素质和旱育秧的技术到位率。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秧田管理和病虫防治等集中育秧示范使全省的秧苗素质得到稳步提高,为高产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育秧基础。  相似文献   
32.
"十二五"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顶层设计,集中打造"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内容的高原特色农业,明确了重点推进的行动举措和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坚定不移地打造"高原粮仓",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5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448.7万hm~2,比2010年的427.47万hm~2增加21.23万hm~2、增4.98%,实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百亿斤粮食规划(2009-2020年)中确立的粮食面积稳定在433.3万hm~2以上的目标;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87.65亿kg,连续跨越175亿kg、180亿kg、185亿kg台阶;全省粮食综合平均单产4 182 kg/hm~2,比2010年的3 582 kg/hm~2提高600 kg/hm~2、增16.7%。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连续13年增产。多年来,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科技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依靠科技促增产已成为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突出亮点。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多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经验、成效和做法的全面总结,分析了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潜力,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周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91+394
从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电算化会议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牵制制度、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方面介绍了会计电算化内容管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正>泽普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泽普县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东岸冲积扇上,气候条件适宜、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土壤土层深厚,盐碱轻,土壤多以沙壤、轻壤为主,年平  相似文献   
35.
周琰  汪志红  田云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2):243-248
基于武汉市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工作特征等对高学历市民休闲农业出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学历市民参与休闲农业出游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其占比达62.85%.(2)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工作特征均对高学历市民休闲农业出游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年龄、婚姻状况、子女状况、工作时间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年龄越大、已婚、拥有子女、工作时间固定的市民选择休闲农业出游的可能性更大;与此对应,乡村成长经历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有过乡村成长经历的市民选择休闲农业出游的可能性更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周琰 《福建茶叶》2016,(12):323-324
“茶道”与“武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活艺术,后者是体育文化传承,看似毫无关系,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交点就是以人为核心。正因为这一共同之处,从而使得茶道中的一些特性在传统武术运动中也有所体现。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出发,在简要介绍茶道特性的同时,探讨其与传统武术运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载体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启发。  相似文献   
37.
云南省坚持粮食基本自求平衡的总体要求,从行政主体责任、耕地、科技、补贴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强化了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云南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13.4%,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豆类作物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粮食生产的重要补充,发展豆类作物是云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8.
<正>发展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旱作区水资源紧缺,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沙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泽普县产业结构调整,土壤复种指数、土地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对  相似文献   
39.
遮阴条件下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阐明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便在果粮间作模式下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法】在人工遮阴和不同果麦间作模式下(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研究遮阴对小麦穗粒数形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遮阴明显降低了小麦的可孕小花数、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和公顷穗数等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结论】遮阴后小麦穗粒数的改良应更多地关注小花的分化、发育、退化和结实过程,产量的提高应更多地关注植株的生长发育、公顷穗数和籽粒灌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