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光周期钝感全雌性苎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以来,发现了8个光钝感全雌性(NG型)苎麻材料,若不砍秆,在荆州(30.24N每年可成花3或4次。栽后第1年,所有NG材料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砍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秆,则新生麻表现雌雄同株。NG型株矮,皮薄,出麻率低,但纤维极细,NG型材料在苎麻育种中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也是研究光周斯反应及性型遗传与表达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2.
为进一步研究高等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蔗糖合酶基因Susy在甘蔗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通过对退火温度、循环数的优化建立了一个稳定、方便的半定量RT-PCR体系。通过该体系检测干旱处理下甘蔗叶的Susy基因表达,并结合叶片酶活性和蔗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Susy基因的半定量RT-PCR扩增,以循环数30个、退火温度为54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同批异管进行扩增为宜。甘蔗Susy基因在不同叶位中的表达有很大差异,总体上表现为:+1叶、+2叶>+5叶、+6叶>心叶,干旱胁迫可诱导幼嫩叶中Susy基因的表达量上升,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其酶活性和蔗糖含量变化的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3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水平对红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有2个红麻品种,处理包括苗期(A)分为高水(A1)、中水(A2)和低水(A3)3种灌水水平,旺长期(B)分为高水(B1)、中水(B2)和低水(B3)3种灌水水平,开花现蕾期(C)分为高水(C1)、中水(C2)和低水(C3)3种灌水水平。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不考虑因素间的互作,完全随机摆放。试验结果表明:(1) 品种、旺长期和开花现蕾期的灌水水平对红麻干物质产量影响显著,不同生育期的灌水水平对红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旺长期>开花现蕾期>苗期;品种之间差异为:红优2号>福红992。对于红优2号和福红992两个不同品种的红麻来说,B因素增产效果如下:与B3处理相比,B1与B2处理的麻皮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22.31%和130.24%,49.27%和73.81%;C因素增产效果为:与C3相比,C1与C2处理的麻皮干质量分别增加了44.77%和17.45%,20.39%和5%。(2) 与B3相比,B1和B2处理的株高、茎粗、皮厚、主根长、地上部干质量等指标均提高,且B1处理的各项指标均高于B2处理,除根冠比外,其它差异显著;B1和B2处理获取的各项指标中,除主根长、根冠比外均差异显著。(3) 与C3相比,C1处理和C2处理的株高、地上部干质量、皮骨比有所提高;除C3与C2处理的株高、根冠比和地上部干质量不显著以外,其它处理的各性状差异均显著;C1处理的皮厚和地上部干质量高于C2处理,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对于红优2号和福红992这两个红麻品种,旺长期和开花现蕾期均为高水有利于麻皮干质量的积累,差异显著,苗期的各灌水水平对麻皮干质量影响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同生育期灌水水平最优组合为B1C1A1。  相似文献   
34.
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作物学报》2003,29(2):222-224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头、二、三麻均能成花, 但头、二麻雌性败育, 三麻雌性可育, 雄性发育正常, 年度间表现稳定. 对其光周期特性研究分析表明: (1) 6至7月, PFSR雌性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在13.0 h/d至13.5 h/d之间, 败育发生早而彻底; (2) 经SD+LD和LD+SD处理, 雌性表现为相邻节位间由可育到不育或不育到可育的跃变,  相似文献   
35.
氮胁迫对红麻生理生化特性及干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红麻亲本及其子代耐低氮能力的差异,为耐低氮红麻品种的筛选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子代F1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0)和正常施氮(N+)两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胁迫对红麻苗期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正常施氮(N+)条件下,亲本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F1,但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单株干茎产量均低于F1;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的茎叶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氮含量降幅均比亲本小,而磷、钾含量增幅比亲本高;氮胁迫下,参试红麻植株茎叶水分和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而植株茎叶磷、钾含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在正常施氮(N+)条件下,F1生长势更强,单株干茎产量更高;在不施氮(N0)条件下,F1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氮生理特性,抗逆境优势强于亲本,因此F1适宜推广选种。  相似文献   
36.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11份黄麻种子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黄麻品种,并建立黄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体系。【方法】在聚乙二醇(PEG)(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法对11个黄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PEG设6个浓度处理,分别为(A)5%、(B)10%、(C)15%、(D)20%、(E)25%,测定种子发芽各项指标。【结果】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黄麻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EG(5%)处理促进黄麻种子胚根的生长,而较高浓度PEG(10%~25%)处理则抑制其胚根生长;圆果种黄麻中以圆09-30、圆09-35发芽最好,圆3号最差;长果种黄麻中以长09-41、长09-40发芽最好,长09-1最差。【结论】5%~10%的PEG可作为区分长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适宜浓度,15%~20%的PEG可作为区分圆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建立红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与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宁单瓣木芙蓉和红麻野生种H040的越冬枝条为砧木,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63A和保持系763B越冬枝条上的新生芽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扦插繁殖,成活后移栽大田与本砧嫁接株和种子繁殖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育系嫁接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保持系嫁接处理,用红麻野生种H040作砧木表现出较高的嫁接成活率,而用木芙蓉作砧木的成活率较低;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其中以木芙蓉作砧木的矮化效果最显著;嫁接对红麻的现蕾开花始期影响不大;用H040和木芙蓉作砧木的处理,其接穗的梢部枯萎长度显著小于本砧嫁接,表现出较强的越冬抗寒性;结果数的多少与越冬期的梢部枯萎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越多,越冬抗寒性越差。【结论】越冬枝条嫁接对红麻不育系与保持系成活率及越冬抗寒性存在一定差异;嫁接处理可使植株矮化;选择适当的砧木对提高接穗的抗寒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8.
1985年以来,发现了4个亲缘系统的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G苎麻)材料,若不砍杆,在荆州每个生长季节可开3或4期花。栽后第一年,所有NG株系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的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割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杆,则表现雌雄同株。NG型苎麻植株较矮,韧皮层较薄,鲜皮出麻率较低,但纤维极细。认为,该材料在苎麻育种中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也是研究光期反应、开花及性型的遗传与表达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9.
红麻花柱外露突变体的特征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卫星搭载后代群体中发现的4个红麻花柱外露突变体(SPM)选育的自交系为材料,以未突变的材料作对照。形态观察表明,与对照相比,SPM的花朵明显变小,花柱和雄蕊管均缩短;但雄蕊管缩短幅度更大,导致花柱大幅外露。4个SPM自交系的花柱外露长度存在显著差异,H20-1最长,达11.6 mm;H212-1最短,仅6.5 mm。尽管4个SPM自交  相似文献   
40.
以红优2号红麻木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灌水水平和肥料运筹对红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讨红麻水肥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水肥管理提供合理依据.结果表明:(1)低肥时纤维产量高、长度长、宽度大,且纤维强力和线密度减少不显著.(2)全部氮钾肥作基肥时有利于改善纤维线密度,纤维产量高,且纤维强力降低不显著.(3)苗期中水、旺长期和现蕾结果期高水时,纤维产量、纤维强力和纤维长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纤维线密度降低不显著.因此,中肥全部作基肥以及苗期中水、旺长期和现蕾结果期高水是较好的水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