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 Pb、Zn 及其复合污染对红麻产量和吸收 Pb、Zn 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定不同浓度的 Zn2+、Pb2+浓度处理,研究 Pb、Zn 单一处理及复合处理下红麻的干物质量、Pb 和 Zn 含量。结果表明:除100 mg/kg Zn 单一处理下红麻的根、茎、叶和总干重高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低于对照。Pb 促进红麻叶片、根系对 Zn 的吸收;当 Zn 为100 mg/kg 时,Pb 抑制红麻茎对 Zn 的吸收;Zn≥500 mg/kg 时,Pb 促进茎吸收Zn。红麻叶片、根系中的 Pb 含量随 Zn 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茎秆中的 Pb 含量则随 Zn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b 单一处理抑制红麻生长发育,产量下降;Pb、Zn 同时存在时,Zn 抑制茎对 Pb 的吸收,而 Pb 促进茎对 Zn 的吸收,表明 Pb 和 Zn 存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42.
43.
对5个品种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能诱导早、中熟品种于长日下只开雄花,但不能诱导迟熟品种开花;而短日对所有品种均有诱导开花的效果,但10小时短日下苎麻表现雌雄同株。环剥株花蕾多,花期长;而短日处理株则花期短,开花集中。对成熟茎环剥并在较稀的密度下有更好的开花效果。  相似文献   
44.
以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C苎麻)材料为毋本,用环剥法诱导通常在短日下才开花的雌雄同苎麻(简称SM苎麻)开雄花,组配NS组合。对6个NS组合与一个品种(细叶绿,CK)的研究,初步表明:NS组合的最大优点是纤维品质特优,头麻(1993)均在2000m/g以上,三麻(1992)有5个组合超过1800m/g的优质标准;纤维产量的对照优势率最高为60.6%;植株高大,但茎数扳少;株高整齐度比无性繁殖的对照差,但其与产量几乎无相关;多数NS组合头麻有部分植株现雄蕾、散粉,亦有头麻不现蕾、散粉的组合。  相似文献   
45.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植物PCD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于Caspases的PCD,另一类是不依赖于Caspases的PCD。研究表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对植物PCD发生有重要作用。鉴于PCD在植物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对新不育系的创建、花卉品种改良、抗病抗盐育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红麻亲本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表明,福红2号、福红992和非洲裂叶3个亲本具有提高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出麻率、皮骨比、精洗率、单株纤维重的正向遗传效应;福红2号和福红992 2个亲本还具有提高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的遗传效应.上述结果可为红麻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利用人工接种SRBSDV(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S和高感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0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类的激素GA3、IAA在10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达到最低值;在1S处理植株中IAA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GA3含量平均值也低于对照植株,但未达到5%显著水平.2)抗御信号分子S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在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其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但10S在最高值后开始较快下降,而1S的SA含量则保持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的水平.3)与衰老、死亡有关的内源激素AB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高于对照植株,10S的ABA含量显著高于1S,与其对照植株差异显著;1S与其对照差异不显著.4)SRBSDV胁迫改变了植株体内IAA/ABA和GA3/ABA的平衡.结论:SRBSDV胁迫改变了不育系内源激素含量,但这种变化究竟是由病毒侵染直接造成的,还是病毒诱导了细胞损伤或影响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同化作用后所造成的,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以7对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幼苗为材料,在12℃/6℃(昼/夜)低温胁迫15d,测定植株形态、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持续低温胁迫下,植株生长缓慢,不育系的相对茎粗和叶面积增加量高于保持系.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Chl)总量持续降低,气孔导度的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气孔限制值Ls和Chl a/Chl b的变化则是先上升后下降.3)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耐冷性高于保持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耐冷性较强的组配是F3A/B、917A/B和722A/B,本研究结果对于红麻越冬栽培和耐低温品种选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为使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华南地区安全越冬,实现多年生栽培,将不育系的繁殖固定于较低的回交世代,以抗寒性较强的红麻野生种H040、P3A×H040杂交种为砧木,P3A、P3B的实生苗为接穗,并以本砧嫁接为对照,探讨嫁接对红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生长发育及越冬抗寒性的效应。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抗寒性强弱可划分为5类,红麻野生种H040和杂交组合P3A×H040抗寒性最强,为1级; P3A/P3A×H040和P3A/H040抗寒性较强,2级; P3A CK和P3A/P3B CK抗寒性中等,3级;P3B/P3A×H040和P3B/H040抗寒性较弱,4级; P3B/P3A和P3B CK抗寒性最弱,5级。以抗寒性较强的实生苗为砧木嫁接可提高红麻接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0.
海岛棉部分引进和自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岛棉种质遗传多样性,为海岛棉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68份海岛棉材料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2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6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组合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检测到129个多态性位点,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位点数为3~12个,平均扩增位点806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27~0.89;在相似系数049水平上可将供试海岛棉材料分为4种类型,第1大类大部分是早期引进的国外品种,包括了埃及和中亚品种;第2大类包含了大部分新库系列和部分中亚品种,美国比马棉也聚在此类;第3大类主要包含了新海系列和部分中亚、苏联品种;第4大类仅有49(吉扎85)一个材料.[结论]海岛棉的相似系数变化幅度较大,材料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