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62.
在同一功率下对微波炉和电炉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实验组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GB19298-2003)时,所需的时间及温度均小于电炉加热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水温为35.0℃时比初温13.1℃时细菌含量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微波炉的效率比电炉高。  相似文献   
63.
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在雏鸭体内各组织的动态分布。结果显示,感染后3 h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6种组织中检出病毒核酸;感染后6 h,除上述组织外还可在十二指肠和盲肠检测到;感染后10 h又可在胸肌和心肌等检测到。不同受检组织病毒核酸检出量有所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肝、脾、胸腺、肾、十二指肠、盲肠、肺、胸肌和心肌。为阐明DE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4.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所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对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具有严重隐患.文章对SI的病原及其血清型、疾病流行与分布、SI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公共卫生意义和防制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对进一步认识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贵州的流行特点,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贵州省PRRS的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感染猪群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9个地区均有PRRS疫情的发生,但主要集中在中部和邻近省市的周边县;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5-10月)多发,其发生率达82.0%;不同猪群均可感染发病,以仔猪和怀孕母猪较多;猪群接种PRRS疫苗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效果,但抗体阳性率不高,且在临床健康猪群中存在PRRS隐性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全身出血和母猪流产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剖解可见气管、肺、心、肝、脾、肾、淋巴结以及膀胱、胃、肠道等呈现明显的病变。可为贵州省PRRS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弄清发病瓯江彩鲤的致病病源及其特征特性,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从发病瓯江彩鲤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X201006-1),经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特征观察,再作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且对该菌株作了药敏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该菌16S rDNA前546 bp与印度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2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调整含菌量为3×108CFU/mL以肌肉和腹腔注射感染试验动物,16 h致死小白鼠,46 h内5条异育鲫鱼全部死亡,67 h内5条鲤鱼全部死亡,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中该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和O/129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7.
针对贵州省遵义市某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通过病理学观察、血液学和细菌学检查及病原核酸检测等方法,确诊该猪场发生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猪瘟病毒、猪链球菌与猪附红细胞体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为进一步了解PRRS在贵州省各地区的流行情况、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情况及探索PRRS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贵州省山羊流产主要病原菌的组成、分布和致病情况,为贵州省山羊流产细菌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对贵州省6个地(州、市)10个规模养羊场91只流产山羊的胎儿、子宫与母羊的阴道棉拭子进行细菌样本的采集并分离,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鉴定,并对山羊阴道棉拭子中分离鉴定的4种主要优势菌株作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在贵州省山羊生殖系统中共分离到13种(科、属)细菌共计159株,其中在流产山羊中分离到的细菌种类显著多于健康山羊;4种主要优势菌株对小鼠均存在一定致病性,对小鼠致死率高低依次为溶血巴氏杆菌、化脓链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为83.3%、50%、8.3%和8.3%.  相似文献   
69.
应用山羊痘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对贵州省和广西柳州市共604头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同时对3种山羊痘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比较,测定了山羊痘疫苗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免疫保护期,对皮内、皮下、肌肉接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山羊痘弱毒疫苗免疫后7~8 d可检测出抗体,皮内、皮下注射接种方式的免疫效果优于肌肉注射。制定了对山羊痘病的免疫程序,使用B组疫苗,采用皮内注射方式对山羊进行免疫,产生抗体的时间较快,水平较高,维持时间可达196 d以上。  相似文献   
70.
提取已鉴定的A型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贵州分离株的染色体DNA,经酶切回收分子长2~4kb的DNA片段混合物,将其插入质粒载体pUCl9中,并转化至E.coli JMl09,通过Amp抗药性和显色反应的选择,再提取阳性重组细菌质粒进行探针检测、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含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经溶血与溶血抑制试验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重组E.coli的表达产物符合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