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针对仿人机器人视觉目标跟踪任务需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灵巧型仿人机器人头部系统,构建了视觉感知模块与3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机构。利用虚拟连杆方法对仿人机器人头部进行运动学建模,将目标跟踪问题转换为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问题,通过计算机构可操作度与条件数,显示机器人头部对目标跟踪任务具有良好的运动学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梯度投影法建立了目标跟踪运动学逆解与规避关节极限位置的同步优化算式,并针对视觉测量系统带宽较窄、容易造成较大跟踪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在两次视觉测量间隔内用轨迹预测的方法获得目标位置的估计值,以提高跟踪精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盲区内采用轨迹预测方法,可将跟踪精度提高约80%,实现高精度目标跟踪。所提出的仿人机器人头部及控制方法,对动态目标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2.
黔优联合9号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强优恢复系联合9号配组育成的抗病耐寒高产杂交籼稻组合,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8-2009年在贵州省湄潭县进行高产示范,表现高产、抗稻瘟病.总结了黔优联合9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安顺地区杂稻组合布局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24.
根据《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技术指标要求,开展了水稻超高产大面积示范,从产量、产量构成以及效益情况阐述了《规范》在大面积示范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5.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水稻强化栽培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贵州不同种植杂交水稻垢区,水源排灌方便、茬口安排不紧张,适宜小苗移栽的稻田,特别适合泡冬田和冬闲田.  相似文献   
26.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稻品种适宜贵州各稻区种植;耐旱性较强及产量表现好的杂交稻品种有荃银1号、赣香优2833、黔两优58、黔优568、国稻1号等,常规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41号等;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增加有效穗、穗总粒数及干物质重是栽培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7.
为探明紫云英作绿肥对常规红米水稻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以常规地方品种小白占和高原红为材料,于2014-2015年在贵州盘县进行紫云英还田4个不同肥料处理(T1,紫云英全量还田;T2,全化学氮肥;T3,紫云英全量作底肥、追施40%化学氮肥;CK,不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全量还田的处理比未施肥对照显著增产,2个品种T1、T2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5%、45.5%、41.4%和12.6%、28.4%、23.7%,增产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加。紫云英全量还田能优化水稻群体结构,提高成穗率,改善收获指数,降低株高而减小倒伏风险;紫云英全量还田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可减少60%的化学氮肥;紫云英全量还田还能显著增加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提高胶稠度。紫云英全量还田技术在贵州山区常规稻优质安全种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8.
 1993-1994年设置井岗霉素8个梯度浓度(3.125, 6.25, 12.5, 25, 50, 100,200, 400 ppm),比较培养基液体,平皿固体和离体稻茎3种培养方式,探索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胁迫抗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两系杂交稻黔两优58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2005年黔两优58的高产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两优58单位面积肥有效穗(X1)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小。对单位面积有效穗(X1)、穗实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得出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是影响黔两优58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0.
通过大区栽培研究9个水稻新组合在贵州中高海拔条件下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得出了不同类型品种的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