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探明不同食味类型高产杂交籼稻的生理机制,为杂交籼稻高产与优良食味协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F优498和中优295)为对照,研究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蓉18优2348和晶两优534)结实期的叶面积和叶绿素衰减、干物质积累等生理特征变化。【结果】与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相比,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显著提高;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平均叶面积衰减速率和平均叶绿素衰减速率分别降低27.01%和29.49%;群体干物质平均增加8.26%;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降低15.50%;蛋白质含量以蓉18优2348最低,为6.45%。与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F优498)比,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蓉18优2348)籽粒的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别降低9.84%、13.73%和20.90%。【结论】改善结实期的光合生理特征和适当降低成熟期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可能是杂交籼稻高产与优良食味协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在贵阳市乌当区实现超高产田块的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排序为:结实率>千粒重>穴数>穗实粒数>有效穗。  相似文献   
43.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育成了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交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66%;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8.28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0.11%;在贵阳进行两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9t/hm2.黔两优58对稻瘟病的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理化指标测试和食味鉴评结果表明品质较优,是适合中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稻理想组合.黔两优58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4.
如何在保持湿地生境的基础上,在发挥湿地生态作用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是湿地规划的首要问题.以SWOT的方法分析典型的城市湿地——齐齐哈尔市明月岛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确定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研究认为,应当把明月岛湿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全国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在正安、贵阳和兴义试验点,设置了S 1、S 2和S 3三个播期和常规施肥(CF)、精确施肥(AF)施肥模式,研究播期和施肥模式对宜香优211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三个地点趋势不一致,正安点和贵阳点S3产量最高,兴义点S1处理产量最高.精确施肥模式会显著提高正安、贵...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对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总结出了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田块选择、品种选用、育秧、大田栽前处理、栽植方式和密度、移栽方法、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8.
农家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肥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2006年用氮肥模拟农家肥(牛粪)在稻田中的氮素释放,结果表明:1)以设计农家肥在前期释放30%~50%的处理水稻产量为10.751~10.763 t/hm2,高于以农家肥在前期释放70%的处理(10.083 t/hm2),说明,农家肥在前期释放氮素较少,而进入孕穗期后释放较多.2)以用农家肥与无机化学氮,水稻产量为最高,达到11.283 t/hm2,而用农家肥产量为6.757 t/hm2.说明,用农家肥与无机化学氮混合施用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研究表明:农家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后,在孕穗期后氮的吸收利用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49.
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品种黔优18为材料,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在水稻生长的前后期(基蘖肥与穗肥,穗肥分别在水稻倒5叶叶龄期与倒3叶叶龄期施用)不同比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吸收利用、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均与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呈抛物线关系,基蘖肥与穗肥所占总氮比例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最高产量、氮素利用率、最优群体结构;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6:4获得高产,产量分别迭836.36kg/667m^2、813.87kg/667m^2;成穗率高,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氮素的农业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比例,计算出当地百公斤稻谷吸氮量1.85kg。  相似文献   
50.
黔两优5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M86配组而成,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贵州省早熟组杂稻区试鉴定。平均单产8.51t/h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28t/hm^2;2002-2004年,在贵阳进行3年高产栽培试验,平均单产达10.985t/hm^2。2003-2004年实现12.0t/hm^2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