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棉铃虫在国内分布较普遍 ,是危害番茄的主要虫害 ,除危害番茄外 ,还危害茄子、甘蓝、白菜、南瓜、四季豆、菜豆等蔬菜及棉、麦、豆、花生、烟草等作物。近10多年青岛地区番茄棉铃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猖獗危害日趋严重 ,第2代是危害番茄最严重的世代 ,一般减产20%~30% ,重者减产60%以上。番茄棉铃虫的猖獗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主要是与化学药剂防治所引起的副作用密切相关 ,造成番茄棉铃虫对药剂抗性不断增强 ,有的化学药剂已失去控制番茄棉铃虫的作用 ,而且杀伤大量天敌 ;从1992年开始莱西市引进Bt和爱福丁(…  相似文献   
92.
从选种到开花——三角梅栽培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p)原产于南美洲,1799年法国植物学家弗贝克斯跟随著名航海家蒲坚维尔船长进行远航考察时在巴西岸上首次发现了这一新植物,并命其植物名为bougainvillea,中文译称“宝巾”。19世纪,这一热情的巴西之花开始传入欧洲,后经美国和日本传入东南亚各国,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南方各省的植物园和北方大城市的展览温室内才逐步大量引种栽培三角梅,  相似文献   
93.
以杂交粳稻常优5号为材料, 设置未施氮肥处理(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超高产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等4种栽培模式, 观察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系形态生理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超高产栽培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2.29 t hm-2和9.62 t hm-2, 平均分别较对照增产41.4%和10.7%。上述两种栽培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每kg施氮量增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80.7%和76.8%, 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2.1%和32.3%。与对照相比, 超高产栽培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均增加了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叶面积指数、根干重、根长, 提高了粒叶比, 改善了库源关系, 并提高了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同时也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与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 生育中后期根系、叶片以及根系伤流液中的玉米素(Z)与玉米素核苷(ZR)含量、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酶(SuSase)以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这说明, 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提高水稻灌浆期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理活性, 促进水稻高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4.
不同植被覆盖下子午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子午岭次生林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乔木>灌木>草本>农田>弃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乔木≥草本>灌木>农田≥弃耕地;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其中农田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全钾含量为乔木>灌木>草本>农田>弃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乔木>灌木≈草本≥农田>弃耕地;速效磷含量为乔木≈灌木≈农田>草本>弃耕地;速效钾含量为乔木≥草本>灌木≥农田>弃耕地。由此可见,随植被演替阶段的提高,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的养分含量逐渐升高。因此,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坡地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95.
中国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321-324
为了为叶子花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文章论述了叶子花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述了我国叶子花属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收集保存、引种栽培及繁育情况,总结了叶子花扦插育苗、高压、嫁接和和组织培养育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的主要品质和超显微结构, 探索两类纤维的鉴别方法. 方法: 分析比较羊绒自然长度、伸直长度、纤维细度、皮质细胞长度及宽度等主要品质, 并利用扫描电镜探索这两类纺织纤维的形态结构差异. 结果: 四种羊毛纤维细度都极显著大于山羊绒的纤维细度(p<0.01), 羊毛平均纤维细度范围为19.42~36.65 μm, 羊绒为15.96~17.94 μm. 绵羊毛鳞片结构多数呈不规则的环状、斜环状、大瓦块状、龟裂状. 排列分布不均匀, 鳞片间距小、密度大, 鳞片密度范围在16.2~34.9个/mm. 4个品种山羊绒鳞片结构相似, 多数呈环状, 鳞片清晰, 排列较均匀、规则, 鳞片密度低, 鳞片密度范围在10.3 ~15.6个/mm. 结论: 纤维细度和扫描电镜下的纤维表面形态、鳞片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绵羊毛与山羊绒.  相似文献   
97.
花期调控的原理是通过调节花卉的营养生长、花芽分化、花朵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开花环境等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控水控花、温度处理、光照调控、栽培技术、激素调节处理等措施是三角梅花期调控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花期调控能够使三角梅周年开花,极大地扩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商品价值,另外通过花期调控还可以缩短三角梅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8.
利用宏基因组学鉴定藏猪腹泻粪便病毒种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承哲  周群  李玉  张敏  汤承  张斌 《畜牧兽医学报》2019,50(12):2479-2487
为进一步了解藏猪腹泻粪便中病毒种群,从青藏高原地区16个藏猪场采集腹泻粪便样本146份,将样本混合成一个pool样,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建库后利用TruSeq Illumina测序,对测序的序列进行整理分析及相关病毒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藏猪腹泻粪便样本病毒种群包括11个病毒科的19种病毒,主要以线性和环状的小DNA病毒为主,如猪粪相关环状病毒7型、猪腺病毒和猪博卡病毒(PBoV)等;与腹泻相关的病原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3种;与腹泻相关的新发病原有porcine bufavirus、rabovirus和pasivirus 3种。利用SOAP软件组装出猪细小病毒6型(PPV-6)、PCV-2、PBoV-2完整或接近全长的基因组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完整的ORF2基因序列,系统发育结果显示PPV-6和PCV-2与参考毒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PBoV-2与参考毒株有较远的遗传进化关系,单独聚为一簇,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基因型。为进一步调查PCV-2在藏猪腹泻粪便中的检出率,对采集146份样本进行检测,检出率为10.96%(16/146,95% CI:6.4%~17.2%),且与四川地区PCV-2流行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发现藏猪腹泻粪便中病毒种类复杂多样,且可能存在与其他动物和人交叉感染情况,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也为藏猪腹泻病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旨在研究绒毛品质相关基因KAP6.2在西藏绒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KAP6.2在不同山羊中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等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27只西藏绒山羊的 KAP6.2 基因进行突变位点检测及多态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绒山羊 KAP6.2 基因存在两种基因型 AA和AB,其中等位基因A 为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为0.196 (属低度多态)。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山羊KAP 6.2(No.AY316158)基因序列比对后共发现4处变异,分别为:178nt处24个碱基的缺失导致Ser48>Gly55氨基酸的丢失;113 nt处GT>CC突变导致氨基酸P.19Ser>Trp;121 nt处A>G突变为同义突变;168nt处C>T突变导致氨基酸P.41Thr>Tyr。这些氨基酸的突变很可能导致结构蛋白功能的改变,进而对西藏绒山羊的绒毛品质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影响西藏绒山羊绒毛品质的 KAP6.2 基因的多态性,深入了解其分子遗传基础,有利于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进行西藏绒山羊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