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2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51.
52.
森林地表可燃物是林火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热值又是表征可燃物燃烧性的重要指标。以新疆天山东部4种典型植被类型下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地表可燃物热值特征及其与燃点、绝对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叶林和阔叶林中,草本与凋落物组分之间差异显著,灌木林中,灌木与凋落物组分之间差异显著;天山东部林区同一林型不同组分热值大小顺序为:凋落物>草本>灌木>腐殖质;草本可燃物组分中针叶林的热值最高(19.38±0.08 kJ·g-1),凋落物可燃物组分中同样是针叶林的热值最高(19.55±0.05 kJ·g-1);不同组分地表可燃物热值与燃点间的关系存在差异:灌木可燃物组分燃点与热值存在极显著关系(R2=0.81,P<0.01),凋落物可燃物组分燃点与热值存在显著相关性(R2=0.38,P<0.05),然而草本和腐殖质可燃物组分燃点与热值间无显著相关(P>0.05);另外,所有林型的地表可燃物热值与绝对含水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可见,林型、树种以及理化性质等条件综合影响着...  相似文献   
53.
该文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归纳,总结了森林资源的退化成因,并介绍了森林生态自然修复技术、人工修复技术与森林土壤修复技术,以期为森林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张艳梅  陈海涛  周翔  陈波  刘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91-15192
利用1970—2008年六盘水市的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六盘水市小麦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盘水近39年小麦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小麦的相对气象产量变幅较大;2~4月的降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小麦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中等强度或重度倒春寒及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5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取代度产品的糊化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3.0h,反应温度36.4℃,pH值8.3,淀粉乳液质量分数为37.2%,酸酐加入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3.0%。该工艺所制备小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0.0165±0.0005,反应效率为(71.1±2.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反应后淀粉分子中引入了辛烯基琥珀酸酐基团,反映在光谱图上1722cm-1和1573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黏度速测仪分析显示,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黏度增加,糊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6.
采用活体测量的方法,分析了日光温室中不同栽培部位和不同着生位置切花百合品种索蚌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温度、光照、CO2浓度等因素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百合的栽培部位和叶片着生位置不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也不相同,同一畦面以畦面中部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为畦面北侧和南侧植株的叶片;同一植株以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为中部和下部的叶片.  相似文献   
57.
HPLC法测定广西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WatersC18柱(250.0mm×4.6mm,5μm),柱温40℃,用乙腈-0.2%磷酸(体积比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外标法定量。[结果]鞣花酸在0.1000~0.8755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最低检出限为0.65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12%,RSD为1.04%。[结论]该方法精确可靠,可作为广西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陆面数据同化研究对土壤水分反演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尺度被动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的真实性检验变得极为重要。如何获取可以代表卫星观测尺度“真值”、并能表征空间异质性的土壤水分观测场,成为被动微波土壤水分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关键问题。土壤水分观测场的构建涉及地面观测、同步观测、尺度转换等关键环节,可通过“点代面”和“多源信息融合”这2个技术途径进行构建。简要总结了应用于大尺度土壤水分的5种典型的真实性检验方法,包括实测样本数据检验、影像数据交叉检验、模型模拟检验、影响因素检验和传统地统计检验。这5种方法或缺乏对先验知识的有效利用,或忽略地面实测的重要性,或在综合利用多源数据类型的先验知识信息方面不足。随着贝叶斯最大熵理论的发展,基于贝叶斯最大熵理论和先验知识的大尺度土壤水分产品真实性检验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方法。贝叶斯最大熵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利用方式,使多种来源、多种类型的数据集有机会同时被用于卫星观测尺度的时空分析,生成高分辨率土壤水分数字地图,从而为大尺度土壤水分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在对通城猪精液冷冻保存的过程中,发现精液冻存质量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多次精液冻存后的精子活力检测结果,结合系谱关系筛选出精子耐冻与不耐冻个体各3头,并采用“中芯一号”SNP芯片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影响猪精子耐冻性差异的关键候选基因。结果显示:22头通城猪精液冻存后的精子活力存在明显差异,3头精子耐冻个体之间和3头精子不耐冻个体之间分别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表明猪精子耐冻性差异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对耐冻性差异个体SNP芯片数据的FST分析结果显示,FST平均值为0.170 5,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进一步选取FST前1%(FST>0.53)的266个SNP位点,并在其上下游100 kb区域共注释到了397个候选基因,富集在细胞形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离子通道等生物学过程;其中KCNG4、ARPC1B、DNAAF4、MNS1、LIMK2、RPL31和VIM等基因可作为猪精子耐冻性差异的关键候选基因。以上结果说明,猪精子耐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并受到关键基因控制,值得进一步对其基因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0.
麋鹿趣谈     
麋鹿趣谈浙江省舟山人民广播电台周翔麋鹿和大熊猫一样,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它的长相十分奇特,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俗称“四不象”。麋鹿,哺乳纲,鹿科。它体长一般2米多,肩高1米余,尾长,尾端下垂到脚髁,毛色淡褐,背部较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