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湖北省某地发生的以高热、皮肤出现丘疹、消瘦、母羊流产、羔羊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进行了病例调查、临床症状、大体剖检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在感染山羊的皮肤上皮细胞、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中发现有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存在。其他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理变化确诊该病为山羊痘,并讨论了该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2.
间皮细胞瘤是发生于腹膜、胸膜及心包膜等浆膜上的肿瘤,人和动物均属罕见。本病有见于牛及家禽,但老龄马与犬也有发生。1980年日本曾报道一头5岁荷兰牛患恶性间皮瘤。1979年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发表关于鸭的恶性间皮瘤的报道,可是截至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牛的恶性间皮瘸的报道。1980年12月笔者在湖北省家畜品种改良站遇见一头患恶性间皮瘤病牛,现将该牛生前发育,病状和直肠检查,屠宰后,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详情报告如下: 临诊病史患牛系该站由巴基斯坦引入的尼里水牛的后代,1977年8月4日出生。雌性,生长发育正常,三岁龄体重达759.37公斤。1980年2月开始配种,但屡配不孕。同年7月进行直肠检查,发现盆腔内有数个如蚕豆大的扁圆形肿物,质地硬实,触之可移动。同年10月初再次直肠检查,发现盆腔内肿物增多,体积增大。10月23日出现发情征状,28日再次直检,肿物明显增至大鸡卵大。11月2日用结核菌素点眼及皮注,结果均为阴性。11月中旬病情急剧恶化,食欲大减,迅速消瘦,卧多立少,四肢常集于腹下,腹痛症状明显,12月3日予以淘汰而屠宰。  相似文献   
43.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毒后24-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80%;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坏死性脾炎,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肝脏有脂肪蓄积,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44.
鸡结核病是由禽型结核杆菌引种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2000年湖北省潜江市某养鸡户饲养本地土种鸡1500只,当年7月份以来,鸡群陆续出现精神沉郁、消瘦等症状,每日死亡1-2只,9月份送来死病鸡2号和鸡5只,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结核病。  相似文献   
45.
将九灵胃康胶囊的生药粉给昆明种小鼠在10.00、7.69、5.92、4.55、3.50、2.69、2.07g/kg剂量1次灌胃,试验结果用Bliss法计算,得LD50为4.37g/kg(3.74-5.09g/kg);九灵胃康粉以2.10、1.05、0.525g/kg给wistar大鼠连续饲喂10周,停药恢复观察2周,结果显示,各组动物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均存活,无一死亡,大剂量组少数动物在给药期出现轻度腹泻,其他各组动物在给药期和恢复期的饮食、体重、外观特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均正常,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观察到大剂量组少数动物在给药期末的肝脏和小肠粘膜有轻度病变,但在恢复期和其它组动物均未见异常。结果表明,九灵胃康为低毒级药物,以临床剂量的24、12和6倍给与试验动物,大剂量对少数动物有关指标的损伤性病变是可逆的,不致产生毒性反应,临床给药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6.
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是氟喹诺酮类动物专用广谱抗菌药,美国1995年批准其注射剂上市,用于控制肉仔鸡大肠杆菌所致的死亡[1].继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盐酸沙拉沙星后,广西北流神通药业集团又成功研制沙拉沙星注射液.根据兽药报批要求,用兔腿肌肉注射法[2]对该制剂进行了局部刺激性试验.  相似文献   
47.
48.
静注和口服盐酸沙拉沙星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利莎蛋鸡8只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盐酸沙拉星10 mg/kg (以沙拉沙星计)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星的浓度.房室模型分析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适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其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总体清除率(CLB)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2.47±0.87O h、(5.10±2.25) L/kg、(1.42±0.24) L/kg.h和(7.27±1.37) μg/m l.h.伊利莎蛋鸡8只口服盐酸沙拉沙星溶液10 mg/kg (以沙拉沙星计)后,药物在体内呈现有吸收单室模型,其吸收半衰期(t1/2ka)、消除半衰期(t1/2ke)、血药达峰时间(Tmax )、药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2±0.15) h、(3.68±0.89) h、(1.25±0.35) h、(0.86±0.28)μg/ml和(5.53±1.95)μg/ml.h.鸡内服盐酸沙拉沙星混悬剂(以淀粉混)10 mg/kg (以沙拉沙星计)后,药物吸收不规则,统计矩理论分析表明:药时曲线零阶矩(AUC)、药时曲线一阶矩(MRT, 平均驻留时间)和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03±0.27)μg/ml.h、(6.22±0.76) h和(2.81±0.59)h.鸡内服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剂后的生物利用度(F)为76.03%, 内服盐酸沙拉沙星淀粉混悬剂的生物利用度(F)仅为14.22%.  相似文献   
49.
<正>脂肪坏死症是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襻、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直肠和肾脏周围等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脂肪块。压迫肠管,导致排便困难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致死性疾病。由于坏死的脂肪呈瘤样,也曾称之为脂瘤症。本病在人医上常见报道,动物的发生多见于乳牛和肉用牛,而在羊尚未见发病报道。笔者在临诊工作中偶见1例奶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